敝庐亦自静,犹恨在江城。
石臼舂云晚,霜砧捣夜晴。
懒虽从老得,悲岂为秋生。
月上窗间照,微吟相伴清。
敝庐亦自静,犹恨在江城。
石臼舂云晚,霜砧捣夜晴。
懒虽从老得,悲岂为秋生。
月上窗间照,微吟相伴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远离尘嚣的简陋居所中,内心感受到的宁静与对外界环境的微妙感知。首句“敝庐亦自静”,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简朴与内心的平静,虽身处简陋,但内心世界却能自得其乐。接着,“犹恨在江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所处环境的些许遗憾,可能是因为身处繁华或喧闹之地,而无法完全沉浸于内心的宁静之中。
“石臼舂云晚,霜砧捣夜晴。”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将日常劳作的场景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具生活气息又富含诗意的画面感。石臼舂米的声音在傍晚响起,仿佛是与云朵对话;而霜砧捣衣在晴朗的夜晚进行,似乎是在与月光共舞。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生活的节奏,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懒虽从老得,悲岂为秋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年老带来的慵懒状态的理解,并且强调了悲情并非因秋天而生,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通过对比“老”与“秋”,诗人探讨了时间与心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岁月的流转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最后,“月上窗间照,微吟相伴清。”这两句以月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月光照进窗户,与诗人的微吟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纯净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我园秋果枝累累,缥青绀黄使相持,役夫牧人记注之。
所佳尚者惟苦锥,苦锥两株结蒙密。
追惟丈人语天出,遂欲供之作笾实。
他往返舍百无一,乃被猿狙打都毕。
摧藏睢盱以自佚,季冬初旬日协吉。
寒风急霰俱冽栗,自惭曩者信已失,作歌献焉效诙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