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过遥岑,疏林黄叶深。
不闻鸟雀语,但觉松风吟。
流水本无定,伊人何处寻。
山空万籁寂,云木影沉沉。
细雨过遥岑,疏林黄叶深。
不闻鸟雀语,但觉松风吟。
流水本无定,伊人何处寻。
山空万籁寂,云木影沉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首句“细雨过遥岑”以轻柔的细雨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远处的山峰在雨后显得更加幽静。接着,“疏林黄叶深”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稀疏的树林中,黄叶覆盖,增添了几分萧瑟之感。
“不闻鸟雀语,但觉松风吟”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只有风吹过松林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以声衬静的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流水本无定,伊人何处寻”则将视线从静态的景物转向动态的水流,同时也引出了对人的追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这里的“伊人”,既可理解为具体的某个人,也可泛指理想、目标或某种精神追求。
最后,“山空万籁寂,云木影沉沉”总结了全诗的意境,山间空旷,各种声音都已归于寂静,云与树木的影子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深沉,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之美。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一径过寒竹,所知三两僧。
自怜入山浅,孤立本无朋。
经年一会面,危坐拥寒灰。
绝胜对馀子,一朝来百回。
伊谁同岁晚,怀抱向君开。
烟雨閟芳信,望君来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