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枕无眠短烛昏,杜陵愁懑向谁论?
荒埘腷膊群鸡语,破瓠漂流大海浑。
雪里山川残月照,梦中心腑几人存?
善防肃杀持元气,天地何偏静者恩?
倚枕无眠短烛昏,杜陵愁懑向谁论?
荒埘腷膊群鸡语,破瓠漂流大海浑。
雪里山川残月照,梦中心腑几人存?
善防肃杀持元气,天地何偏静者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难眠之人的心境与所见之景,充满了深沉的孤独感和对宇宙间生命状态的思考。
首联“倚枕无眠短烛昏,杜陵愁懑向谁论?”以“倚枕无眠”开篇,点明了主人公夜不能寐的状态,而“短烛昏”则营造出一种昏暗、孤寂的氛围。接着,“杜陵愁懑向谁论?”借用杜甫(字子美,世称杜陵野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无人倾诉的无奈与孤独。
颔联“荒埘腷膊群鸡语,破瓠漂流大海浑。”通过“荒埘腷膊”(荒凉的鸡窝中鸡叫声)和“破瓠漂流大海浑”(破碎的葫芦在大海中漂浮),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生命的渺小,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
颈联“雪里山川残月照,梦中心腑几人存?”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象,雪中的山川在残月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寂静,而“梦中心腑几人存?”则将思考引向内心深处,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怀疑。
尾联“善防肃杀持元气,天地何偏静者恩?”提出了如何面对生命中的艰难与挑战的问题,倡导保持内心的坚韧与平和,以抵御外界的严酷。同时,最后一句“天地何偏静者恩?”则表达了对宇宙间对静谧之人的特别眷顾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孤独与挑战面前保持内心平静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