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兵举世隘,贫贱百年轻。
扰扰时人意,焉知肝胆诚。
吾贵中心悦,何用等浮名。
泽云固易变,溟渤亦可耕。
道苟后三光,岂在凋其形。
甲兵举世隘,贫贱百年轻。
扰扰时人意,焉知肝胆诚。
吾贵中心悦,何用等浮名。
泽云固易变,溟渤亦可耕。
道苟后三光,岂在凋其形。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杂诗九首(其三)》表达了对世间纷扰和名利的看法。首句"甲兵举世隘"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军事力量的过度依赖和狭隘视野,而"贫贱百年轻"则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贫贱者的不易。接着,诗人批评世人忙于世俗事务,往往忽视了真诚与内心的追求,"扰扰时人意,焉知肝胆诚"表达了对此的忧虑。
"吾贵中心悦"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满足和价值认同的重视,认为真正的高贵不在于外在的浮名。"泽云固易变,溟渤亦可耕"运用比喻,表明即使环境变迁,如云彩般无常,也能像大海一样包容,坚持自己的信念。最后两句"道苟后三光,岂在凋其形"强调,只要坚守道义,即使面临困境,也不应以形体的凋零为虑,因为精神的光辉将超越一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王世贞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品格修养的高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