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午九日偕青霞老人庞少举游罗浮》
《壬午九日偕青霞老人庞少举游罗浮》全文
明 / 陈吾德   形式: 七言律诗

罗浮秋色隐晴空,拄杖能追负局翁。

雏凤羽毛连碧汉,老龙鳞甲偃苍松。

邀来缑岭吹笙月,寒入参军落帽风。

黄菊紫萸聊共醉,更从何处觅仙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罗浮山的秋日之行,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句“罗浮秋色隐晴空”,以“隐”字巧妙地描绘出秋日阳光下罗浮山的朦胧美,仿佛秋色藏匿于晴朗的天空之中。接着,“拄杖能追负局翁”一句,通过使用“追”字,生动地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一同探索山林的情景,仿佛他们正追随一位山中老者,共同体验着山林的乐趣。

“雏凤羽毛连碧汉,老龙鳞甲偃苍松”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山中的小动物比作雏凤,其羽毛与蓝天相连,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将古老的龙比作偃卧在苍松之上的老龙,既体现了山林的古老与神秘,也寓意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

“邀来缑岭吹笙月,寒入参军落帽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缑岭吹笙月,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月光下的缑岭,是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之地;而“寒入参军落帽风”则通过描述寒冷的风吹落参军的帽子,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豪迈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

最后,“黄菊紫萸聊共醉,更从何处觅仙踪”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黄菊与紫萸之间共享美酒,享受自然之乐的情景。同时,也流露出对仙踪的追寻,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与人文情的画卷,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在罗浮山秋日之行中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吾德
朝代:明

(1528—1589)明广东归善人,字懋修,号有斋,一作省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以谏市珍宝斥为民。神宗即位,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当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寻屡以事力争,益忤居正,出为饶州知府。御史承风借端诬劾,谪马邑典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除名为民。居正死,起官,终湖广佥事。有《谢山存稿》。
猜你喜欢

秋前一日感赋

寂寂竟何事,虚亭尽日眠。

绿阴残雨后,爽气发秋前。

晚舸清溪口,疏钟水寺边。

自能齐物理,不敢怨流年。

(0)

登凤塔

春阴连塔净,独上坐氤氲。

俯听山中雨,平看天畔云。

割来城树色,划断海夷氛。

何处猿啼切,风回送客闻。

(0)

题七星岩·其一

小筑寒光叠叠青,摘来天半一湖星。

草堂春到花分丽,断岭云生岳吐灵。

倚棹随波应放钓,得鱼呼酒每烹腥。

楼台错落烟霞渺,微见山僧上小亭。

(0)

诃林社集赋得王园晚斋

暝色苍茫古化城,同来结夏恰初睛。

衣披蕉石云犹润,杖引莲峰气飒清。

残照到碑看往迹,曲池流水杂经声。

漉巾到处宁辞醉,不觉东林月又生。

(0)

过陶外翰题其壁

陶潜今亦圣之清,五柳柴扉近市城。

秋思满天人欲醉,碧云屏裹一箫声。

(0)

幽兴·其十三

我欲将飞龙,遐举陵八荒。

超忽尘宇外,俯仰复高翔。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