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凤塔》
《登凤塔》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春阴连塔净,独上坐氤氲。

俯听山中雨,平看天畔云。

割来城树色,划断海夷氛。

何处猿啼切,风回送客闻。

(0)
鉴赏

这首明代伍瑞隆的《登凤塔》诗,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高塔,俯瞰四周景色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首句“春阴连塔净”,点明了季节与地点,春日的阴云与高塔相接,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接着,“独上坐氤氲”一句,通过“独上”二字,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超脱,而“坐氤氲”则暗示了塔顶的雾气缭绕,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俯听山中雨,平看天畔云”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中的雨声与天边的云彩并置,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雨声与云彩,一动一静,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割来城树色,划断海夷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景象。城市的树木在远处被切割开来,海上的雾气被划断,这种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诗人视角的广阔,也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最后,“何处猿啼切,风回送客闻”两句,以猿啼的声音作为收尾,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风回送客闻,似乎在说,即使是风,也懂得倾听诗人的思绪,将他的情感传递到远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位文人墨客在登高望远时的内心世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厅前柳.本意

晚妆前。有一树,黄金缕,倍婵娟。

秦楼上,蛮腰样,只思眠。才欲抱,便如烟。

谢绣幕、轻萦姿愈俊,胜长街、抛掷堪怜。

莫倚轻狂甚,便成绵。飘陌上,舞河边。

(0)

浪淘沙.和容若韵

凤胫罨残灯,抹丽中庭。临歧摘阮要人听。

不信一行金雁小,有许多声。

今夜怯凉更,茶沸笙瓶。梦中梦好怕他醒。

依旧刺桐花底去,无限心情。

(0)

河传.煨芋

黄茅新盖,土锉温黁,霜檐低矮。

撩人几阵,芋香无赖。送来篱落外。

凝脂沃雪融仙瀣,馀甘在。塞上酥堪赛。

黄粱未熟休待。饱迎朝旭晒。

(0)

朝中措.客中杂忆十首·其七

赪苞檀萼缀萧斋,幽韵袭人来。

乍可酒边私嗅,偏宜鬓底微开。

而今不见,踏残小径,寻遍苍苔。

侧帽临风不语,几般怆旧情怀。

(0)

海棠春.闺词再和阮亭韵四首·其一

依稀听得菱花响,三竿日、红完蛛网。

半晌注横波,无数鬘云漾。

妆成谁见灵蛇样,分付与、百花闲赏。

一座丽春楼,尽把轩屏敞。

(0)

减字木兰花.题山阴何奕美小像

多年枯树,屈铁拗铜阴翠冱。

野涧萧林,闲坐幽人抱膝吟。

传家碧血,怕听子规啼夜月。

莫便还乡,霸国山川冷夕阳。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