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天上桂华孤,不似君家有两株。
千里燕吴还接叶,一门金玉本连跗。
阴功信有栽培力,学海宁忘灌溉劬。
从此郗林谁复羡,荆溪金紫有先圩。
曾闻天上桂华孤,不似君家有两株。
千里燕吴还接叶,一门金玉本连跗。
阴功信有栽培力,学海宁忘灌溉劬。
从此郗林谁复羡,荆溪金紫有先圩。
这首诗赞美了宜兴张氏双桂堂的两株桂花树,它们不仅数量稀有,而且在千里之外的燕吴之地依然能接叶生长,象征着家族的繁荣与连贯。诗中提到桂花树的阴功和学海的灌溉,寓意着家族的栽培之力与知识的积累。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张氏家族的羡慕之情,认为其金紫之贵已经超越了其他家族,体现了对张氏家族的极高评价。
洞前危径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
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
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
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
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燐。
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
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
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对案青山云气腾,天将隙地养无能。
窗扉迎署梅将溜,虚市无人冷欲冰。
寂默忘言惭社燕,毰毸困睡比春鹰。
深知大府容衰病,复值年来蚕麦登。
春寒未脱紫貂裘,灯火催人夜出游。
老厌歌钟空命酒,病嫌风露怯登楼。
拥袍坐睡曾无念,结客追欢久已休。
试问西邻传法老,此时情味似侬不。
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
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
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
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
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
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