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
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
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
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
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
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
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
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
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
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
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
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
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
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
这首宋诗《次韵张正民游智者寺》是苏简的作品,诗人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寺秋日图景。首句“养拙何所诣,白昼门常关”表达了诗人选择隐逸,远离尘世喧嚣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剥啄有好怀,绕郭横秋山”展现了智者寺坐落在宁静的郊野,四周环绕着秋意浓浓的山峦。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佛庐占山麓,清净非人间”,暗示出寺庙的清幽和超凡脱俗。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曳杖得晤语,幽寻为怡颜”,享受着与僧侣的交谈和独自的探索,使心灵得到了愉悦。
诗中“三峰耸而秀,群巘抱以环”描绘了山峰的峻峭秀丽,以及群山环抱的壮观景象。接着,诗人赞美了寺庙的古老和僧侣的闲适,“寺同乔木古,僧与白云閒”,营造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氛围。
最后两句“一鸟不复鸣,流泉自潺湲”,以自然的寂静与流水声反衬出山林的宁谧,而“山林足胜践,世路羊肠艰”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道路艰难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智者寺的景色,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展现出宋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风范。
风涛激石响,流水无尽时。
落日悬大树,往来照别离。
我车既已殆,我马亦已疲。
河梁不可见,伥伥将何之。
进退两艰难,踯躅水之湄。
行人招舟子,相望隔一涯。
南风打双桨,逆浪来迟迟。
过客争渡喧,或遗白接离。
临深凛庭训,舟船防崄巇。
任人更杂踏,独立终游移。
舟子向我道,履险常如夷。
几见恶风浪,祸及弄潮儿。
舟子致殷勤,步履相扶持。
摄衣与褰裳,水性素不知。
未除酸腐气,嘲笑又奚辞。
昔过乌溪桥,桥长命如丝。
今渡乌溪舟,舟小使人悲。
转瞬通隔岸,前村露酒旗。
回首望故乡,空歌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