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乌溪》
《渡乌溪》全文
清 / 施梅樵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风涛激石响,流水无尽时。

落日悬大树,往来照别离。

我车既已殆,我马亦已疲。

河梁不可见,伥伥将何之。

进退两艰难,踯躅水之湄。

行人招舟子,相望隔一涯。

南风打双桨,逆浪来迟迟。

过客争渡喧,或遗白接离。

临深凛庭训,舟船防崄巇。

任人更杂踏,独立终游移。

舟子向我道,履险常如夷。

几见恶风浪,祸及弄潮儿。

舟子致殷勤,步履相扶持。

摄衣与褰裳,水性素不知。

未除酸腐气,嘲笑又奚辞。

昔过乌溪桥,桥长命如丝。

今渡乌溪舟,舟小使人悲。

转瞬通隔岸,前村露酒旗。

回首望故乡,空歌长相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渡乌溪时的复杂心情和所见所感。开篇“风涛激石响,流水无尽时”以自然景象起笔,渲染出一种壮阔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落日悬大树,往来照别离”一句,通过夕阳与大树的映衬,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生的离别与变迁。

“我车既已殆,我马亦已疲”两句,诗人以自身驾车骑马的经历,表达了旅途劳顿的感受,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渡河行动做了铺垫。“河梁不可见,伥伥将何之”,在无法见到渡口的情况下,诗人感到迷茫和无助,预示着即将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进退两艰难,踯躅水之湄”描绘了诗人面对渡河的犹豫与挣扎,体现了内心的矛盾和不安。“行人招舟子,相望隔一涯”则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虽有距离,但互助之心犹存。

“南风打双桨,逆浪来迟迟”通过自然环境的变化,进一步增加了渡河过程的难度和紧张感。“过客争渡喧,或遗白接离”描述了渡河时的热闹场景,以及人们在困境中的相互帮助。

“临深凛庭训,舟船防崄巇”提醒人们在渡河时要谨慎小心,体现了对安全的重视。“任人更杂踏,独立终游移”表现了诗人独自面对困难时的孤独与挣扎。

“舟子向我道,履险常如夷”通过舟子的话语,传递了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几见恶风浪,祸及弄潮儿”警示人们在面对危险时要保持警惕,避免悲剧发生。

最后,“舟子致殷勤,步履相扶持”体现了舟子的热心帮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摄衣与褰裳,水性素不知”表明诗人对水性的无知,需要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未除酸腐气,嘲笑又奚辞”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自我反思。

“昔过乌溪桥,桥长命如丝。今渡乌溪舟,舟小使人悲”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经历,表达了对变化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转瞬通隔岸,前村露酒旗”描绘了渡河后的景象,预示着新的开始和希望。“回首望故乡,空歌长相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渡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关怀。它不仅是一次渡河的经历记录,更是对人生旅程中挑战与成长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施梅樵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杨乐庵年友建慈云寺既成招饮索题二首

西日衔峰待客来,玄堂清酌为谁开。

已飞天镜浮霜树,犹假禅灯照绿苔。

苏晋惟依绣佛袋,陶潜能引白莲杯。

我无焚骨当年表,自许颠僧竟夕陪。

(0)

望庐山有引

相对无缘认岭峰,入看祇许白云同。

却于舟行成横侧,漠漠天屏一镜中。

(0)

时晒渊明巾,日扪子瞻腹。

忽从南郭嘘,嗒然形槁木。

(0)

九日同诸公登涵元塔四首塔之七层.初峻工于是日·其一

高标今始出层穹,十载观成见有终。

流峙分形归系干,云霄一气表空濛。

凭虚欲御飞纶囷,入远多佳起郁葱。

自是南天擎柱立,何人独许奠鳌功。

(0)

送林紫涛巡按宣大三首·其三

大梁兵气下狼墩,小丑凭陵杂雁门。

惯帅虚传李牧野,夸生漫议赵充屯。

乌云结势迎骢马,玉帐随身出绣幡。

送子不须秦策赠,凭君铁面驭驹辕。

(0)

送林紫涛巡按宣大三首·其二

霜简淩春出帝京,西人翘北指云旌。

天连毕尾分躔野,地界华夷合使星。

自古岩关须命世,因君毅骨静骄兵。

便使乌台归画阁,祇今龙塞望烟清。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