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无缘认岭峰,入看祇许白云同。
却于舟行成横侧,漠漠天屏一镜中。
相对无缘认岭峰,入看祇许白云同。
却于舟行成横侧,漠漠天屏一镜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庐山的仰望与感悟。首句“相对无缘认岭峰”,以一种无奈和遗憾的口吻,表达了诗人与庐山的隔阂感,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使得他无法真正亲近这巍峨的山峰。接着,“入看祇许白云同”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隔阂感,似乎只有云雾才能与山峰相依相伴,而人却难以触及。
后两句“却于舟行成横侧,漠漠天屏一镜中”,则将视角转换至水面上,通过舟行的动态,反衬出庐山的静谧与遥远。诗人仿佛在水中窥见庐山的倒影,那倒影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庐山的轮廓,却又因水面的波动而显得模糊不清,增加了庐山的神秘与不可触及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庐山的向往与无奈,以及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深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