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晒渊明巾,日扪子瞻腹。
忽从南郭嘘,嗒然形槁木。
时晒渊明巾,日扪子瞻腹。
忽从南郭嘘,嗒然形槁木。
这首诗名为《閒》,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时晒渊明巾,日扪子瞻腹。” 这两句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头巾和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腹部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陶渊明的淡泊名利、归隐田园,苏轼的豁达乐观、饱览诗书,都是诗人内心所崇尚的理想生活模式。
“忽从南郭嘘,嗒然形槁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突然间仿佛置身于南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棵枯萎的老树,但这种状态并非消极,而是达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里的“嗒然”形容的是心无挂碍、宁静致远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在闲暇时光中达到的心灵净化与超脱。郭之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个人的情感与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相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旴江天上银河冰,麻姑人间白玉京。
不生金珠不生玉,只生命代千人英。
前有泰伯后子固,后无来者前无古。
九州四海何同年,浓墨大字荐惠连。
君家春草池塘句,只今又见君著语。
袖中绣出诗一编,清新不减春草篇。
愿君努力古人事,再光麻姑与旴水。
宋生把卷读且指,李生把卷问奇字。
榻上坐著一老子,右手秉笔袒左臂。
春秋论语训传成未成,胸中有话颇欲告两生。
欲呼小白拉重耳,同讨犬戎尊帝京。
蚕妾不解事,两生未可语。
冬郎政儿痴,谁能复怜许。
翻经未了报归期,携书归来献玉墀。
胡沙满面无人识,回首两生斗南北。
要知诗客参江西,政似禅客参曹溪。
不到南华与脩水,于何传法更传衣。
吾家亲党子罗子,只今四海习凿齿。
花红玉白几百篇,塞破锦囊脱无底。
三年簿领脩水涯,夜半亲传双井芽。
定知诵向百僚上,不道长江与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