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随瓶锡绕丹霞,望入南湖野兴赊。
洞壑高低俱石骨,溪桥深浅只霜花。
赤城绝汉侵云直,绿玉澄潭映日斜。
言息松阴还送目,几声樵唱逐归鸦。
偶随瓶锡绕丹霞,望入南湖野兴赊。
洞壑高低俱石骨,溪桥深浅只霜花。
赤城绝汉侵云直,绿玉澄潭映日斜。
言息松阴还送目,几声樵唱逐归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随行僧侣之物,游历丹霞山的景象。首句“偶随瓶锡绕丹霞”,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不期而遇地跟随僧侣,踏上了探索丹霞山的旅程。接着,“望入南湖野兴赊”一句,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南湖,表达了诗人因自然美景激发的闲适与野趣。
“洞壑高低俱石骨,溪桥深浅只霜花。”这两句细致描绘了山中洞穴与溪流的景象,石骨般的峭壁与霜花点缀的溪桥,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接下来,“赤城绝汉侵云直,绿玉澄潭映日斜。”则进一步展现了山峰的高耸与清澈潭水在夕阳下的美丽倒影,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最后,“言息松阴还送目,几声樵唱逐归鸦。”诗人在此处停下脚步,松林的阴凉给予短暂的休息,目光被远处的樵夫歌声和归巢乌鸦的叫声所吸引,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楚人一炬秦灰冷,汉室金汤迁洛鼎。
九枝赤日丽中天,人间爝火齐销泯。
何物小尉龙川陀,称王已足帝为何。
黄屋左纛不数世,楼船横浦来伏波。
鋹祖孙亦狡悍,手取潮韶桂容管。
刺史谁呼属洛州,风流天子春光满。
珍珠沟水火山香,璇房银殿相煇煌。
那知身作降王长,茂陵玉碗难终藏。
粤中自昔成战垒,负贩侯王今已矣。
朝汉高台落日寒,呼銮古道悲风起。
我登粤秀俯众山,海天如镜无波澜。
圣人当阳百灵顺,中原瑞气涵诸蛮。
分茅铜柱不可攀,长与罗浮四百三十二峰同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