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照鬓眉,浪说通仙铁笛。
依旧丝纶一握,苦钓矶难觅。
忆曾炊火乞渔村,湿网挂斜日。
凄绝江空木落,杳烟波踪迹。
临水照鬓眉,浪说通仙铁笛。
依旧丝纶一握,苦钓矶难觅。
忆曾炊火乞渔村,湿网挂斜日。
凄绝江空木落,杳烟波踪迹。
这首《好事近》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魏元戴所作,描绘了一幅临水垂钓的寂寥画面,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韵律。
“临水照鬓眉”,开篇以“临水”二字点明了场景,一位垂钓者站在水边,对着水面映照自己的鬓眉,这一细节透露出人物的孤独与自我反思的状态。“浪说通仙铁笛”,借用传说中的仙人铁笛,暗示垂钓者虽非仙人,却怀揣着超凡脱俗的心境,对生活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理解与追求。“依旧丝纶一握,苦钓矶难觅”,“丝纶”是钓鱼的工具,“苦钓矶”则是指艰难寻找钓鱼的好地方,这两句表达了垂钓者的执着与艰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坚持。“忆曾炊火乞渔村,湿网挂斜日”,回忆起曾经在渔村里借炊火取暖的日子,以及将湿漉漉的渔网挂在夕阳下的情景,这些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淡淡的哀愁。“凄绝江空木落,杳烟波踪迹”,最后两句描绘了江面的空旷与秋木的凋零,以及烟波浩渺中难以寻觅的痕迹,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体而言,《好事近》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垂钓者在自然中的孤独与思考,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向夕西楼望,纤纤云际生。
可怜初岁影,犹是去年明。
微照回银汉,新辉接凤城。
钩悬何用曲,眉拂故能轻。
桂已连枝发,蓂才几叶荣。
体含全镜彻,形逐半环成。
光细星宁夺,春还鹊未惊。
问君玉台上,芳意何时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