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玉笛声凄戾,枝头翠羽惊散。
何处罗浮,山遮海隔,花与罗浮同远。流年暗转。
问香雪千岩,摧残何限。
漫妒髯苏,桄榔村外几回见。
东门祖帐珍重,一枝聊折赠,离筵箫管。
谁信但年,春风词笔,化作明妃哀怨。相逢太晚。
试执讯南鸿,香浓影淡。多恐师雄,梦魂寻定遍。
江楼玉笛声凄戾,枝头翠羽惊散。
何处罗浮,山遮海隔,花与罗浮同远。流年暗转。
问香雪千岩,摧残何限。
漫妒髯苏,桄榔村外几回见。
东门祖帐珍重,一枝聊折赠,离筵箫管。
谁信但年,春风词笔,化作明妃哀怨。相逢太晚。
试执讯南鸿,香浓影淡。多恐师雄,梦魂寻定遍。
此诗《台城路·题蒋盥庐师庾岭探香图》由金兆蕃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边楼阁中笛声凄厉的画面,借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诗中“江楼玉笛声凄戾”一句,将听觉与视觉巧妙结合,笛声的哀怨与江楼的静谧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枝头翠羽惊散”则以动衬静,通过鸟儿的惊飞反衬环境的宁静。
接下来,“何处罗浮,山遮海隔,花与罗浮同远”几句,运用象征手法,将罗浮山作为远方的象征,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而“流年暗转”则暗示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让人不禁感慨时光易逝。
“问香雪千岩,摧残何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香雪比作美好的事物,而“摧残何限”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被时间侵蚀的无奈和惋惜。最后,“漫妒髯苏,桄榔村外几回见”一句,通过对比苏轼的才华与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陆不必车昆崙,水不必航扶桑。
恩爱苟一亏,咫尺天茫茫,三飧诣莽苍。
其腹犹果然,安能飧风吸露穷岁年。
纵有王子晋,安得日日好容颜。
出门各自顾,他人肯容恤。
千言成桃李,一言变荆棘。
白刃如雪金如丘,侠客报恩行报雠。
不在里巷间,多在长安之道周。行路难,君自愁。
手种梧桐树,竹实何累累。
绿叶间紫茎,玄露自垂饴。
不为游居念,但愿凤皇来。
凤皇不相顾,但见乌鹊群,争栖一何喧。
逐令为伐倒此树,乌鹊惊飞向天悲。
南山五文鸟,自称为凤皇。
听此梧桐竹实,千里飞相从。
下睹荒畴何依,百鸟拱之,缭戾而徘徊。
乌鹊得志,凤皇畴归。终始失据,曷已心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