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孤石》
《咏孤石》全文
南北朝 / 释惠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

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0)
注释
中原:汉民族居住地域之中心。
广义指黄河流域,狭义指河南省一带。
地理:指地理结构、地貌形成。
彭泽:江西省极北一县,濒临长江。
此处借指彭泽县南之鄱阳湖。
香炉:香炉峰在庐山,共有四座,此处专指山南秀峰附近之南香炉峰。
崖成句:意谓山崖高峭陡削,犹如大鸟张开的翅膀。
峰作句:意谓峰峦挺拔高耸,犹如亭亭独立的莲花。
芙莲:芙蓉、莲花。
东武:一作武城,在河北省清河县东北,此处代指北方、中原。
蠡川:指鄱阳湖汇入长江处。
蠡即彭蠡,系鄱阳湖之异名,川即长江。
鉴赏

这首诗以“咏孤石”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孤石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邃的历史感。诗中将孤石置于广阔的地理背景之中,赋予其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这块石头历经千年的沧桑。

首句“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开篇即点明了孤石的独特地位,它位于中原大地,却独立于世,时间的流逝在这里似乎失去了意义,暗示着它的古老与神秘。接着,“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孤石的根基比作深藏彭泽之水的波浪,其顶部则仿佛穿透了香炉的烟雾,形象地描绘了孤石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与状态,既有动态的流动感,又有静谧的氛围。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进一步展现了孤石的形态之美,崖壁如同展翅欲飞的双鸟,峰顶则宛如盛开的芙蕖,不仅突出了孤石的形状独特,也赋予了其生命与活力。最后,“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两句,通过时空转换,表达了对孤石历史与未来的思考,它曾是东武之地的象征,如今守护着蠡川,既是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安定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孤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秘,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惠标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偶于悼亡集中见“斯人难再得,谁与岁寒同”句,因以补照自题

操持家务廿年中,半仗贤能内助功。

想到斯人难得句,伤哉谁与岁寒同?

(0)

春雁

鸿雁齐北向,春风吹客情。

一行过易水,二月出长城。

道路时通塞,关河未肃清。

云霄自来往,羡尔翼纵横。

(0)

七世族祖青岩公冰雪吟有限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作句首,溪西鸡齐啼作韵脚。以其效咏一首

雨晴新涨碧前溪,丝柳垂垂日渐西。

风叶舞馀飞白鹭,片云生处唳天鸡。

烟迷远浦山如湿,波漾轻舟草正齐。

尽槛独凭帘半捲,船歌声里暮鸦啼。

(0)

桃叶渡

桃叶渡头春漠漠,子敬风流谁继作。

珠箔半挂玉钩斜,临水家家开画阁。

玉箫金管打桨迎,如花女儿花灼灼。

纤腰戌削眉弯环,春衫称身身绰约。

玻璃之船鹦鹉杯,碧醴红粱随意酌。

晚霞衔山白日落,照脸明镫红晕薄。

燕燕莺莺啼尽春,往事而今化作尘。

渡头春水依然碧,只见桃花不见人。

(0)

拟李长吉上之回·其三

上之回,坑灰煦。佑斯文,重稽古。昏雾扫,穷奇诛。

开虎观,延鸿儒。奎光睒睒太乙降,辉欱炬照臣向。

(0)

一如仁兄长余数岁,与余契洽。文宗理法,教恤单寒,至于晓露移花,春风啜茗,其馀事也。去岁古稀称庆,同人寿君者多寿以诗,君亦作诗自寿。谨次原韵呈政。时在戊寅菊月·其二

栽培花国庆长春,名胜游观别有神。

笏拄吴山芒屩健,茶烹定麓石泉新。

林壬锡羡朋三寿,算亥添筹字六身。

会见阶前珠树秀,扶摇共盼蛰龙伸。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