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南子·其四》
《江南子·其四》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古风

湖蚕吐练光如水,叶娘夜织金阊里。

熟作绫绒生作纱,桃尽虫鱼与花蕊。

年年宫样换新机,一虫能作几?丝。

父当解户兄塘长,官家头运五月时。

(0)
鉴赏

这首《江南子(其四)》描绘了江南地区丝绸生产的繁忙景象和细致工艺。诗中以“湖蚕”、“叶娘”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蚕丝从产出到加工的全过程,以及丝织品的精美与价值。

首句“湖蚕吐练光如水”,运用比喻手法,将湖蚕吐出的丝线比作清澈的流水,形象地描绘了丝线的光泽与细腻。接着,“叶娘夜织金阊里”则点出了织女在夜晚辛勤劳作的情景,金阊里可能是指苏州的一个区域,这里以“金”字形容织物的珍贵与华丽。

“熟作绫绒生作纱,桃尽虫鱼与花蕊”两句进一步描述了丝织品的多样性和复杂工艺,从绫、绒到纱,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制作过程和美感,而这些都离不开自然界的贡献,无论是桃木、虫鱼还是花蕊,都是自然之美的体现。

“年年宫样换新机,一虫能作几?丝”则表达了对丝织技艺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丝织品的稀缺性,一只小小的蚕虫所能贡献的丝量是有限的,这既体现了劳动的艰辛,也突出了丝织品的珍贵。

最后,“父当解户兄塘长,官家头运五月时”两句则以家庭和社会的角度,描绘了丝织业对家庭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官府对丝织品运输的重视。解户可能指的是家庭成员负责管理或出售丝织品,塘长则可能涉及水路运输的管理,而官家头运则强调了政府在丝织品流通中的角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江南丝绸生产的繁荣景象,还蕴含了对劳动人民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对传统手工艺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表海亭

望海亭亭古堞间,独凭危槛俯人寰。

苦寒冰合分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

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

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

(0)

过塞二首

身驱汉马踏胡霜,每叹劳生祗自伤。

气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随阳。

(0)

再至汝阴三绝·其二

十载荣华贪国宠,一生忧患损天真。

颍人莫怪归来晚,新向君前乞得身。

(0)

浣溪沙·其三

浅色初裁试暖衣。画帘斜日看花飞。

柳摇蛾绿妒春眉。

象局懒拈双陆子,宝弦愁按十三徽。

试凭新燕问归期。

(0)

秋蕊香.双调

乳鸭池塘水暖。风紧柳花迎面。午妆粉指印窗眼。

曲里长眉翠浅。问知社日停针线。探新燕。

宝钗落枕春梦远。帘影参差满院。

(0)

马口

氛昏翳春晓,瞠目如受蒙。

停舟少须之,红日碾高空。

是时群山间,积雪未肯融。

岩雾不尽收,似角藻绘功。

屏障莽回合,粉墨纷异同。

嵌岩眩有无,草树森玲珑。

皛皛琼为田,奕奕旆卷风。

羃篱抹高顶,下乃卧玉龙。

隐显随断续,间簉成葱栊。

微漪湛不摇,一一县镜中。

酒杯与诗笔,客次宁阙供。

搴取不赀景,纳我云梦胸。

一笑漂泊里,孰谓吾涂穷。

摩挲好东绢,世恐无此工。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