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崖在天半,茅屋傍溪口。
扁舟横钓竿,疑是桐江叟。
苍崖在天半,茅屋傍溪口。
扁舟横钓竿,疑是桐江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苍崖在天半,茅屋傍溪口”开篇,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苍崖高耸,仿佛与天空相连,而茅屋则依偎在溪流的入口处,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壮丽,又突出了人类生活的小巧精致。
接着,“扁舟横钓竿”一句,画面中出现了一叶扁舟,舟上垂着钓竿,静待鱼儿上钩。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垂钓图,更象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世无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最后,“疑是桐江叟”,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这位垂钓者的尊敬和向往,仿佛他就是传说中的桐江老翁,过着与世隔绝、逍遥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还山映平湖,未厌伤极目。
篮舆值初晴,步步转湖曲。
宿雾郁乔林,寒曦煦穹谷。
废刹今几时,浮图在山腹。
村荒樵牧多,岁晚粳稻熟。
曲岸倒菰蒲,回潭聚凫鹜。
前瞻岚岭分,右顾缘原绿。
游眺暂萧疏,沉吟反羁束。
斋祠奉简书,尸素惭微禄。
日暮闻幽禽,眷此林下宿。
万壑自清夜,春岚昏众星。
明月丽霄汉,清风周四溟。
独立万里外,飘然欲遐征。
回首望江汉,中原气冥冥。
东北有去鸟,我愿从之行。
逝将归旧邦,山河宛平生。
丘园已芜没,径术春草青。
观台倾夜雨,曲池今向平。
俯首叫父老,旷野无人声。
庐井不复辨,灌莽春露凝。
伤心时震荡,怀旧意纵横。
夜久林叶光,山空泉韵鸣。
绪风行复革,桥运无暂停。
理会众缘释,情钟群虑并。
静躁物固殊,太空本何婴。
庶以道自达,超遥谢撄宁。
把还使节请祠真,便作吴江渐退身。
凭轼几州沾惠爱,归装一味是清贫。
相思欲控琴高鲤,卜宅须邀李子邻。
不是荐章论再起,朝廷自重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