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重午》
《重午》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熨斗薰笼分夏衣,翁身独比去年衰。

已孤菖渌十分劝,却要艾黄千壮医。

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綵索聊自欺。

小儿造物亦难料,药裹有时生网丝。

(0)
注释
熨斗:古代用来熨烫衣物的工具。
薰笼:一种放置在火上熏香的竹篮。
翁身:老人的身体。
衰:衰老。
菖渌:菖蒲和艾草,古人认为有驱邪避疫的作用。
千壮:形容数量多,用于强调艾草的强烈效力。
医:治疗。
蜜粽:用蜜糖制作的粽子。
冰团:冷食团子。
为谁好:为何而好,此处指无人享用。
丹符:用朱砂等颜料绘制的符咒。
綵索:彩色的绳索,可能象征节日装饰。
造物:大自然,造化。
药裹:药包。
生网丝:长出蜘蛛网,比喻意外之事。
翻译
夏天,熨斗和薰笼分理着衣物,老翁的身体却比去年更加衰弱。
菖蒲和艾草已经无法再像去年那样给他带来安慰,反而需要千份强壮的艾黄来治疗。
甜蜜的粽子和冰团是为了谁而准备的好呢,红色的符咒和彩色的绳索也只是自我安慰罢了。
连小孩子也无法预料的事情,有时候药包里竟然会生出蜘蛛网。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重午》描绘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诗人的个人感受。首句“熨斗薰笼分夏衣”写出了端午时节家家户户整理夏装,准备迎接炎热的夏天。接着,“翁身独比去年衰”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与节日的热闹形成对比。

“已孤菖渌十分劝,却要艾黄千壮医”两句,通过菖蒲和艾叶的寓意,既表达了对端午避邪祈福的习俗的认同,也暗示了诗人试图借这些传统来疗愈身心的疲惫。“蜜粽冰团为谁好,丹符綵索聊自欺”则以甜蜜的粽子和五彩的装饰品,表达出诗人对节日欢乐气氛的无奈自嘲,以及对生活的淡淡哀愁。

最后,“小儿造物亦难料,药裹有时生网丝”以儿童的视角收尾,寓意世事难料,连药物中都可能藏有意外之喜或忧,生活充满了未知和惊喜。整首诗寓情于景,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诗人的个人感慨,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张子野赴官郑州

尽室寄东里,一官辞上都。

只应乘小驷,宁肯蹑双凫。

秋雨生陂水,高风落庙梧。

梅山为余访,还有旧家无。

(0)

七里湾得朱表臣寄千叶楼子髻子芍药

谁称为近侍,宜与牡丹尊。

霞綷千千叶,香撩黯黯魂。

红楼思侠少,宝髻奉王孙。

剩插不堪照,颜衰汴水浑。

(0)

送红梅行之有诗和依其韵和

缀缀红梅肥似蜡,濛濛飞雨洒如脂。

吴郎齿软食不得,翻忆张公大谷梨。

(0)

依韵和公仪龙图招诸公观舞及画·其二

阴森园圃墙东地,携挈儿童树下吟。

更约天边凤皇侣,阅书观画味尤深。

(0)

过华亭

晴云嘷鹤几千只,隔水野梅三四株。

欲问陆机当日宅,而今何处不荒芜。

(0)

对雪忆往岁钱塘西湖访林逋三首·其三

樵童野犬迎人后,山葛棠梨案酒时。

不畏尖风吹入牖,更教床畔觅鸱夷。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