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出塞曲》
《出塞曲》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古风

羽檄走边遽,虎符出精兵。

壮士卷甲起,骨肉送之行。

击筑歌易悲,挈榼酒更倾。

关山杀气缠,寒日无晶明。

箭落紫塞雕,马裂黄河冰。

岂畏虏骑多,只忧将权轻。

阃外不中制,一贤当长城。

鼓行渡沙碛,愿勒燕然铭。

(0)
翻译
紧急军书迅速传递边境,虎符调遣出精锐之师。
勇士们卷起铠甲起身,亲人朋友护送他们出征。
击筑弹奏的歌曲令人悲壮,提着酒壶痛饮以壮行色。
边关弥漫着肃杀之气,寒冷的阳光显得暗淡不明。
利箭射向紫色边塞,战马踏碎黄河上的冰层。
并不畏惧敌人的骑兵众多,只忧虑将领权力不够重。
在疆场之外难以控制全局,需要一位贤能者如同长城般守护。
鼓舞士气行进在沙漠之中,期望能在燕然山刻下胜利的印记。
注释
羽檄:紧急军书。
边遽:边境急事。
虎符:古代调兵凭证。
精兵:精锐部队。
壮士:勇士。
卷甲:卷起铠甲。
骨肉:亲人。
送之行:送行。
击筑:古代乐器。
悲:悲壮。
挈榼:提着酒壶。
倾:痛饮。
关山:边关。
杀气:肃杀之气。
晶明:明亮。
紫塞:紫色边塞。
雕:猛禽。
马裂黄河冰:马蹄踏碎黄河冰面。
虏骑:敌人的骑兵。
权轻:权力不足。
阃外:疆场之外。
中制:控制。
一贤:一位贤能者。
长城:比喻守护者。
鼓行:鼓舞行进。
勒燕然铭:刻下胜利的铭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关的军事行动,气氛紧张而悲壮。开篇即以“羽檄走边遽,虎符出精兵”两句,迅速建立了战争的紧迫感。"羽檄"指的是古代边防用的信号箭,"虎符"则是军中用于传递命令的凭证,这里暗示着战事紧急。

接着,“壮士卷甲起,骨肉送之行”表现了将士们英勇出征的情景。"壮士"指的是年轻有力的士兵,而"骨肉送之行"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荣耀,不惜牺牲生命。

在“击筑歌易悲,挈榼酒更倾”中,可以感受到边关将士们即使面对生死也要饮酒高声歌唱以壮行色,但这种豪迈背后却不难看出一丝悲凉。

"关山杀气缠,寒日无晶明"则描绘了边关的严酷环境和战场上的血腥气息。"关山"指的是军事要塞,而"杀气缠"形容战场上浓重的死亡氛围;"寒日"则暗示着天气的阴冷,而"无晶明"则是对比之下,连阳光都失去了它本应有的清澈。

接下来的“箭落紫塞雕,马裂黄河冰”两句,更是将战事的惨烈与自然环境的严酷融为一体。"箭落"形容战斗的激烈,而"紫塞雕"则可能指的是边关的特定地貌;"马裂黄河冰"则生动表现了战争中的惨剧场景。

而“岂畏虏骑多,只忧将权轻”中,将士们并非担心敌军的数量,而是更为将领手握的权力感到忧虑。这反映出战时对领导者能力和决策的依赖,以及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

"阃外不中制,一贤当长城"表达了边关之外的情况无法用常规去控制,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守住这漫长而坚固的防线。这里的“一贤”指的是那些能够独自承担起巨大责任的人。

最后,“鼓行渡沙碛,愿勒燕然铭”则是将士们在沙漠中前进的声音,以及他们希望能把自己的英勇事迹刻在历史上的愿望。"鼓行"形容军队行进时的鼓声,而"愿勒燕然铭"则表达了他们对名垂青史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边关战争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悲壮与豪迈相结合的情感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英雄主义和个人牺牲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送卢闻希之教新会

下榻论文兴未阑,开樽聊复驻离欢。

不知燕市屠苏酒,可似江间苜蓿盘。

藻影春翻鱼浪煖,潮声夜落鳣堂寒。

莫嫌铩羽终流落,犹作云霄意气看。

(0)

度岭见残梅

梅关几度过,此度值花时。

疑待将归客,能留未落枝。

虽无春雪伴,长有岭云滋。

数朵深相惜,宁教玉笛吹。

(0)

春日浔阳迟谢沛霖大行不至

黄鸟悦同响,联翩逐候飞。

一颃还一颉,相去竟相依。

况值韶光丽,那堪羽翼违。

嘤嘤求友意,兼欲趁春晖。

(0)

雪中过东林寺·其一

驱马庐山曲,冥濛不见山。

雪疑扃岫幌,人自扣禅关。

偶觅虎踪去,仍披鹤氅还。

远公如可访,溪水尚潺潺。

(0)

寄题导舆洞为李若回别业盖取潘黄门板舆奉母之义乃兄中丞所命·其二

半榻烟云拥,千峰爽气攒。

顾将青嶂色,长奉北堂欢。

绕径时生笋,循陔更采兰。

中丞同献寿,为弟尔应难。

(0)

寄题导舆洞为李若回别业盖取潘黄门板舆奉母之义乃兄中丞所命·其一

园亭开胜地,扫径奉慈颜。

树背萱长茂,池前草已斑。

捧舆过竹下,调膳出花间。

水石留连处,相将带月还。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