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辰新春》
《甲辰新春》全文
明 / 罗洪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归田三见户桃除,四十蹉跎又岁馀。

身任衰容宁问卜,家无长物但佣书。

藉阴暗惜孤根草,狎性閒窥逐队鱼。

竞道南枝春色早,拟将树艺候吹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日常生活与心境。首联“归田三见户桃除,四十蹉跎又岁馀”中,“归田”二字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三见户桃除”可能是指三次清理门户前的桃花,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也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四十蹉跎又岁馀”,诗人以自己的年龄为线索,表达了时光易逝、岁月蹉跎的无奈。

颔联“身任衰容宁问卜,家无长物但佣书”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不以衰老的面容为意,也不去占卜未来,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态度。家中没有多余之物,只有书籍陪伴,可见其生活简朴,精神世界丰富。

颈联“藉阴暗惜孤根草,狎性閒窥逐队鱼”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他珍惜着阴暗中的孤根草,闲暇时观察追逐成群的鱼儿,这种亲近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尾联“竞道南枝春色早,拟将树艺候吹嘘”中,“南枝春色早”可能象征着诗人对春天、新生的期待与向往。“拟将树艺候吹嘘”则表明了诗人希望在自然的滋养下,如同树木等待春风的吹拂,生长茁壮,寓意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然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

作者介绍
罗洪先

罗洪先
朝代:明   字:达夫   号:念庵   籍贯: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   生辰:1504-1564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猜你喜欢

黄石公祠

我昔读汉史,心师张子房。

从容辅汉室,功成复翱翔。

皆由受师训,知进退存亡。

我本田舍儿,本志在退藏。

因缘遇真主,招聘助发扬。

五年寄京国,心志不皇皇。

亦由宿志定,万事皆秕糠。

今日得归来,素志今得偿。

舣舟阿县下,骑马达祠堂。

伏行仙遗像,我志愈激昂。

誓归东村住,心祈契空苍。

庶可见张子,侍翁入帝乡。

(0)

蝶恋花

日暮杨花飞乱雪。宝镜慵拈,强整双鸳结。

烧罢夜香愁万叠。穿花暗避阶前月。

凤尾罗衾寒尚怯,却悔当时,容易成分别。

闷对枕鸾谁共说。柔情一点蔷薇血。

(0)

潭溪十咏·其六山馆

春林绕舍青,门馆终日静。

吾心乐有馀,所寓皆胜境。

更凿庭下池,溶溶浸山影。

(0)

晓起闻明仲谒家叔尝过门追已无及继读观雾长句因次原韵

公才凛若干将铸,胆落诗流失轻倨。

弄毫邂逅即挥奇,造化玄机悉披露。

凌晨访客忽飞筇,双涧徐穿碧交互。

笑声只在竹林东,梦破急追无复处。

是时秋雾正涵空,润气一解骄阳怒。

霏霏半掩景贤峰,翳翳全没屯中树。

初疑争先摩玉垒,惊尘漠漠桑乾渡。

又如怀渴望梅林,细雨濛濛江左路。

烦公一吐胸中豪,与此氤氲角驰骛。

可怜南山玄豹姿,终以班班作身误。

何如雾隐长暗然,岂用毛采誇夭嫭。

沾濡稻垄更潸珠,联络松岗尚横素。

南箕忽哆遂雄吞,顾视恍若南柯寤。

向来昧昧六合间,日月山河但如故。

世缘所遇孰非虚,不具真眼那能觑。

醯鸡瓮里有全痴,陷虎机中惟一悟。

我虽不获从斯游,兀坐深观亦同趣。

况知陶令有名酒,未觉许询无胜具。

便思追逐胡公墩,恐激长言又生怖。

愿低笔力许我陪,韩孟才悬亦联句。

(0)

建康六感.宋

寄奴真伟人,落拓龙潜地。

据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气。

世期值阳九,天纲日沦替。

偏邦或跨州,卑号犹称帝。

匪乘艰棘运,英姿畴能济。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泾渭。

功虽与世隆,道亦因人废。

缅怀揖让风,黄屋身如寄。

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

巢由独贤哉,高纵邈难继。

(0)

张巨山赋蜡梅因成四首·其三

尖萼破微霜,明犀透清暾。

不有朱紫繁,那知中色尊。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