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奴真伟人,落拓龙潜地。
据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气。
世期值阳九,天纲日沦替。
偏邦或跨州,卑号犹称帝。
匪乘艰棘运,英姿畴能济。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泾渭。
功虽与世隆,道亦因人废。
缅怀揖让风,黄屋身如寄。
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
巢由独贤哉,高纵邈难继。
寄奴真伟人,落拓龙潜地。
据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气。
世期值阳九,天纲日沦替。
偏邦或跨州,卑号犹称帝。
匪乘艰棘运,英姿畴能济。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泾渭。
功虽与世隆,道亦因人废。
缅怀揖让风,黄屋身如寄。
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
巢由独贤哉,高纵邈难继。
这首诗名为《建康六感》,出自北宋词人刘子翚之手。诗中充满了对古人英杰品格的怀念和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喻。
"寄奴真伟人,落拓龙潜地。" 这两句以比兴的手法,将那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比作龙蛇之类,表达他们在世上的不凡之处,但又不得志,仿佛沉潜于地下,寄托于世间的尘土之中。
"据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气。" 这两句则描绘古人胸怀壮志,意欲扛鼎济世,虽然身处困顿,但内心仍然坚持着改变世界的宏伟抱负。
接下来的几句"世期值阳九,天纲日沦替。偏邦或跨州,卑号犹称帝。匪乘艰棘运,英姿畴能济。" 是对历史时局的感慨与对英雄人物不凡气概的赞颂。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即便是微末之身,也能自称帝王,表明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在乱世中保持高贵品格的人物的敬仰。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泾渭。功虽与世隆,道亦因人废。" 这几句则描绘古人南征北战,以建功业,但最终功业虽然宏大,却也随着时代的更迭而逐渐被遗忘,彰显了历史无情和英雄末路的悲凉。
最后两句"缅怀揖让风,黄屋身如寄。颓波日奔迫,夜壑迁神器。巢由独贤哉,高纵邈难继。" 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杰之风的缅怀,以及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感受。黄屋指的是皇宫,但诗中却用“如寄”来形容自己的身世,意味着即便是在尊贵的位置,也感到自身如同行旅一般,没有根基。而最后两句则是对那些难以复制的高尚品格和过人的成就表示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英杰人物的怀念与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代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萧瑟风云,埋没尽,英雄本色。
最发指,酡酥羊酪,故宫旧阙。
青山未筑祁连冢,沧海犹衔精卫石。
又谁知,铁马也郎当,雕弓折。谁讨贼?颜卿檄;
谁抗虏?苏武节。拚三台坠紫、九京藏碧。
燕语呢喃新旧雨,雁声嘹呖兴亡月。
怕他年,西台恸哭,人泪成血!
生者与死者,阴阳分两界;
生或能互仇,死必无相害。
如何发丘壑,攫金肆无赖?
乃知厚葬非,斯世何昧昧!
或言晏与张,祸出人意外。
有盗掘张坟,漆城多珠贝;
既偿其大欲,畚土为掩盖。
继乃掘晏茔,仅一木胎带;群盗一何愤,弃之杂尘?。
此语殊不然,怀宝多自坏。
犀角及象齿,古今同垂诫。
煌煌有司言,所见何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