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峰峰上井,洞庭泉脉似相通。
青龙隐伏频行雨,白鹤翱翔每驭风。
河影若浮尘世外,日华秪在海门东。
谁能旋转清三界,万里江山一盻中。
七十二峰峰上井,洞庭泉脉似相通。
青龙隐伏频行雨,白鹤翱翔每驭风。
河影若浮尘世外,日华秪在海门东。
谁能旋转清三界,万里江山一盻中。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南岳纪游(其二)》描绘了南岳山峰的奇特景象和自然景观。首句“七十二峰峰上井”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与众多,仿佛每一峰都有其独特的水源。接下来的“洞庭泉脉似相通”暗示了山峰之间水系的连通,增添了神秘感。
“青龙隐伏频行雨,白鹤翱翔每驭风”运用了龙和鹤的神话元素,象征着山川的灵秀与祥瑞,雨水的充沛和风的轻盈。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南岳的生机与活力。
“河影若浮尘世外,日华秪在海门东”描绘了山间河流的宁静与日出的壮观,给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感觉。最后两句“谁能旋转清三界,万里江山一盻中”表达了诗人对南岳壮丽景色的赞叹,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岳的自然风光,融入了神话传说,富有诗意和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