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
绕墙全剥粉,傍井渐消银。
刻兽摧盐虎,为山倒玉人。
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
落日惊侵画,馀光误惜春。
檐冰滴鹅管,屋瓦镂鱼鳞。
岭霁岚光坼,松暄翠粒新。
拥林愁拂尽,著砌恐行频。
焦寝忻无患,梁园去有因。
莫能知帝力,空此荷平均。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
绕墙全剥粉,傍井渐消银。
刻兽摧盐虎,为山倒玉人。
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
落日惊侵画,馀光误惜春。
檐冰滴鹅管,屋瓦镂鱼鳞。
岭霁岚光坼,松暄翠粒新。
拥林愁拂尽,著砌恐行频。
焦寝忻无患,梁园去有因。
莫能知帝力,空此荷平均。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残雪》。从诗中可以感受到的是冬日里残留的雪景,以及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思考。
"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 这两句描绘了初春的阳光破晓,天空清澈,没有一丝飞扬的尘埃。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明净。
"绕墙全剥粉,傍井渐消银。" 这里的“粉”指的是残雪,“银”也是对雪的比喻,表达了冬天即将过去,春日将至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刻画猛兽、盐虎、玉人等形象,展示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美学。这里诗人的用词巧妙,如“摧”、“倒”,都给人一种力度与破碎感,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有着深意。
"珠还犹照魏,璧碎尚留秦。" 这里提及了古代的珍宝,通过对过去文明的点滴回忆,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以及诗人对往昔岁月不可复返的哀愁。
后面的“落日惊侵画,馀光误惜春。”则是对日落时分的景色和光线变化的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春天即将到来的感慨与留恋。
"檐冰滴鹅管,屋瓦镂鱼鳞。" 这两句通过对屋顶积雪融化和屋瓦上结霜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的静谧与寒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寥落。
最后几句“岭霁岚光坼,松暄翠粒新。拥林愁拂尽,著砌恐行频。”则是对山峦、松树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残雪的细腻描绘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思。
禁林艳裔发青阳,春望逍遥出画堂。
雨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香。
鹤飞不去随青管,鱼跃翻来入綵航。
睿赏欢承天保定,遒文更睹日重光。
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
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残虹挂陕北,急雨过关西。
酒榼缘青壁,瓜田傍绿溪。
微官何足道,爱客且相携。
唯有乡园处,依依望不迷。
夫何秋夜之无情兮,皎皛悠悠而太长。
圜户杳其幽邃兮,愁人披此严霜。
见河汉之西落,闻鸿雁之南翔。
山有桂兮桂有芳,心思君兮君不将。
忧与忧兮相积,欢与欢兮两忘。
风袅袅兮木纷纷,凋绿叶兮吹白云。
寸步千里兮不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
林已暮兮鸟群飞,重门掩兮人径稀。
万族皆有所托兮,蹇独淹留而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