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夸白雪,后世珍其声。本非清庙?,徒为巴国倾。
不闻神人畅,肃雍奏唐庭。
一鼓百兽舞,再鼓凤鸟鸣。
洋洋三鼓乱,天地咸清宁。
嗤彼惠施台,胡然悦晋平。
暴风堕廊瓦,三年宜惊奔。
谁能为此曲,钦哉古放勋。
郢人夸白雪,后世珍其声。本非清庙?,徒为巴国倾。
不闻神人畅,肃雍奏唐庭。
一鼓百兽舞,再鼓凤鸟鸣。
洋洋三鼓乱,天地咸清宁。
嗤彼惠施台,胡然悦晋平。
暴风堕廊瓦,三年宜惊奔。
谁能为此曲,钦哉古放勋。
这首诗《古行路难》由明代诗人胡直所作,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音乐艺术,表达了对传统与创新、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开篇“郢人夸白雪,后世珍其声”,以古代楚地郢都的音乐家夸赞“白雪”(比喻高雅纯净的音乐)之音,引出后世对这种音乐的珍视,暗示了音乐艺术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价值。
接着,“本非清庙,徒为巴国倾”,将音乐从庙堂之高雅与民间之通俗进行对比,指出音乐虽起源于庙堂,却也深受民间喜爱,体现了音乐不分贵贱,能够跨越阶层传播的特点。
“不闻神人畅,肃雍奏唐庭”,这里提到的是古代祭祀时的音乐,强调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神圣作用,以及它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一鼓百兽舞,再鼓凤鸟鸣”,描述了音乐具有召唤自然界的神奇力量,使百兽舞蹈,凤凰鸣叫,象征着音乐的魔力和影响力。
“洋洋三鼓乱,天地咸清宁”,进一步描绘音乐带来的和谐与宁静,不仅影响人间,甚至能影响天地之间的秩序。
“嗤彼惠施台,胡然悦晋平”,通过讽刺某些过于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在精神的音乐表演,表达了对真正音乐艺术价值的重视。
“暴风堕廊瓦,三年宜惊奔”,以自然界的风暴比喻社会动荡,暗示音乐在动荡时期的重要性,能够安抚人心,带来希望。
最后,“谁能为此曲,钦哉古放勋”,表达了对古代音乐大师的敬仰,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即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有人能创作出像古代那样能感动人心的音乐。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艺术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真正音乐价值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