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东去远,故人离别心。
登舟望落日,岸绝荆门阴。
晚棹向孤屿,收纶度前林。
天寒大泽暝,鸟没长淮深。
十载梦烟波,幽期共投簪。
白鸥故友待,向我如招寻。
渺渺初月色,嗷嗷飞鸿音。
相思若千里,遥寄沧浪吟。
楚水东去远,故人离别心。
登舟望落日,岸绝荆门阴。
晚棹向孤屿,收纶度前林。
天寒大泽暝,鸟没长淮深。
十载梦烟波,幽期共投簪。
白鸥故友待,向我如招寻。
渺渺初月色,嗷嗷飞鸿音。
相思若千里,遥寄沧浪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随州长卿在江中晚钓时的情景,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相聚的情感。
首句“楚水东去远”,以楚水的流向引出离别的主题,暗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距离遥远。接着,“故人离别心”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
“登舟望落日,岸绝荆门阴”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望着即将下山的夕阳,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怀念。这里通过落日和荆门的阴暗,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深沉的氛围。
“晚棹向孤屿,收纶度前林”描述了诗人划着船向远处的孤岛驶去,一边钓鱼,一边穿越茂密的树林。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隐含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天寒大泽暝,鸟没长淮深”通过寒冷的天气、广阔的湖泊和深邃的淮河,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寂寞的氛围。鸟儿的消失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空虚和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
“十载梦烟波,幽期共投簪”表达了诗人十年来对江水的思念,期待与朋友再次相聚。这里的“幽期”指的是内心深处的约定或期盼。
“白鸥故友待,向我如招寻”将白鸥比作老朋友,它们似乎在等待诗人,以招唤的形式表达对诗人回归的期待。这一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渺渺初月色,嗷嗷飞鸿音”描绘了夜晚初升的月亮和飞翔的大雁发出的声音,这些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相思若千里,遥寄沧浪吟”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无论相隔多远,思念之情如同江水般连绵不绝,通过诗歌寄托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相聚的渴望。
古香斋头两株柏,出土根同干如劈。
主人斋屋斜向东,一树从南一从北。
虬枝击屋屋已破,拔地青苍刺天黑。
森然四角沈阴满,日出当心不能赤。
人间落落古丈夫,天半亭亭挺孤直。
饱经雨露颜仍黝,不与凡姿竞颜色。
主人爱客客奇绝,三十年前住昕夕。
客行握别树始栽,树竟几番长过客。
今来盘薄山斋内,树与主人皆素识。
摩挲抚树对主人,可惜主人头竟白。
客今行周三万里,树亦添高廿余尺。
祁连山头樠木满,曾逊此株雄且特。
顶平不待修雷斧,干老偏能挽风力。
枝经数折撑霄汉,根已三重透泉脉。
因思复有三十年,树欲抉天人入穴。
沈吟不厌百回步,徙倚每闻三叹息。
十围栎树枝皆俯,半里松涛响谁敌。
心空早厌禽巢闹,眼冷静将入海阅。
商量何物伴岁寒,移得园东丈人石。
《古香斋柏树歌为陈刺史赋》【清·洪亮吉】古香斋头两株柏,出土根同干如劈。主人斋屋斜向东,一树从南一从北。虬枝击屋屋已破,拔地青苍刺天黑。森然四角沈阴满,日出当心不能赤。人间落落古丈夫,天半亭亭挺孤直。饱经雨露颜仍黝,不与凡姿竞颜色。主人爱客客奇绝,三十年前住昕夕。客行握别树始栽,树竟几番长过客。今来盘薄山斋内,树与主人皆素识。摩挲抚树对主人,可惜主人头竟白。客今行周三万里,树亦添高廿余尺。祁连山头樠木满,曾逊此株雄且特。顶平不待修雷斧,干老偏能挽风力。枝经数折撑霄汉,根已三重透泉脉。因思复有三十年,树欲抉天人入穴。沈吟不厌百回步,徙倚每闻三叹息。十围栎树枝皆俯,半里松涛响谁敌。心空早厌禽巢闹,眼冷静将入海阅。商量何物伴岁寒,移得园东丈人石。
https://shici.929r.com/shici/Z9G4eq2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