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孙莘老七绝·其四》
《赠孙莘老七绝·其四》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夜桥灯火照溪明,欲放扁舟取次行。

暂借官奴遣吹笛,明朝新月到三更。

(0)
注释
夜:夜晚。
桥:桥梁。
灯火:照明的灯火。
溪明:溪水明亮。
欲:想要。
放:放下。
扁舟:小船。
取次:随意。
官奴:官府的奴仆。
遣:派遣。
吹笛:吹奏笛子。
明朝:明天。
新月:刚刚升起的月亮。
三更:深夜。
翻译
夜晚的桥上灯火通明,照亮了溪水,我打算随意地放舟出行。
暂时借用官府的乐师吹笛,等待明天新月升起直到三更时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意境和情感。开篇“夜桥灯火照溪明”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温馨的夜景图画,桥上点点灯火映照着清澈的溪流,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紧接着“欲放扁舟取次行”则透露出诗人想要乘船继续前行,但还未行动,只是心中有所愿望,这种意犹未尽的态度显得非常迷离。

第三句“暂借官奴遣吹笛”表明诗人在等待之际,临时指派一个随从吹奏竹笛,以此作为夜行前的准备或是调剂心情。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细节,也反映出他对音乐的喜爱,以及通过乐声来调整心绪的情景。

最后“明朝新月到三更”则是在时间上做出了安排,意味着诗人计划在第二天清晨,当新月升起之时,夜深人静的三更时分再次出发。这里蕴含了诗人的行程安排,同时也隐喻了一种期待和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活动的展示,构建了一幅动静结合、意境幽深的艺术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怀和当时的情景。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登清音堂访介庵壁间留题已有漫去之者偶成长句

十日溪行雨雾深,晓晴催我强登临。

壁间变灭龙蛇字,海内流传金玉音。

欲为废兴聊下语,不堪山水感人心。

何时遂此扁舟志,占断鸥波得细吟。

(0)

移官万安道中

立春今几日,物色已全回。

青入株株柳,芳残树树梅。

自由人历落,莫怨马虺尵。

总是天涯客,何伤岁尽来。

(0)

寄怀在伯三首·其一

沅水与湘水,合流俱洞庭。

如何君于我,乃隔影与形。

沧江鸥鹭野,深林兰蕙馨。

含章斯发发,遂性逐冥冥。

(0)

诸公皆和诗再用韵并属湛挺之七首·其五

和我閒中句,俱来作者人。

步吟才勃窣,耸咏忽嶙峋。

浪说能声喜,端虞试问巡。

天资固有分,野性杂难驯。

(0)

闻曾幼度近况于陈择之作二诗觅使寄之·其一

自辱缄书报,于今岁有秋。

飘流闻客语,消息解人忧。

荐牍新频上,诗声旧得优。

君归定蓬阁,我去复炎州。

(0)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其一

唐室登科士,多因行卷知。

至今传不朽,犹或谓能诗。

辟置仍于取,山林亦罔遗。

莫嗟今古异,穷达岂人为。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