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书斋静,云低拂讲帷。
竹风扫翠石,荷雨滴清池。
逸兴开新酿,闲情检旧诗。
晚凉生几席,团扇不须披。
长夏书斋静,云低拂讲帷。
竹风扫翠石,荷雨滴清池。
逸兴开新酿,闲情检旧诗。
晚凉生几席,团扇不须披。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在书斋中静坐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雅致。首联“长夏书斋静,云低拂讲帷”以“长夏”点明季节,暗示炎热的夏季,而“书斋静”则营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接着,“云低拂讲帷”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朵轻柔地掠过书斋的帷幔,仿佛是大自然对读书人的温柔抚慰。
颔联“竹风扫翠石,荷雨滴清池”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韵律。竹林中的微风吹过,带走了暑气,翠绿的石头在风中显得更加生动;而远处的荷塘中,细雨轻轻洒落,落在清澈的池水中,发出清脆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颈联“逸兴开新酿,闲情检旧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兴致被激发,想要开一瓶新酿的酒来庆祝这难得的宁静时刻;同时,他也在整理着旧日的诗篇,或许是在寻找灵感,或许是在回味过去的美好时光。
尾联“晚凉生几席,团扇不须披”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随着夜幕的降临,书斋中渐渐生起了凉意,不再需要手持团扇来驱赶暑热。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凉爽,也象征着心灵的清凉与满足,让人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舒适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书斋内外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士之以道义相从,岂计其功,而况乎公。
当其任紬绎唐事之寄,所以极简编之从容。
亦既上成书于迩英,而公犹得以三百年之鉴,信其遗风。
则是一纪之淹,乃所以就百世之功。
石渠兰台,片言帝聪,考槃弗为,皦然初终,尤以见公之于元丰。
盖尽其魏阙之心,而裕陵之于温国,未尝不知其畎亩之忠也。
此帖之存,公心天通。诋斥之诬,吁嗟麟穷。
鼎食之珍,义比美芹,致者何人,姓名之已湮。
天笔之存,龙迹纷缊,暗于风尘,拱护之有神。
字取其均,揩取其陈,质胜于文,繄风俗之淳。
铸印以新,系姓以亲,昭哉天伦,繄友悌之真。
呜呼,有典有则,诒厥子孙,此帖之传,奚止乎关石之与和均。
臣系以诗,式著厥因。圣制不磨,考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