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月有怀》
《对月有怀》全文
宋 / 吴锡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破晴斜月入帘阴,鬓影萧骚老不禁。

九十日春风与雨,百千年事后犹今。

牡丹红褪残妆面,杜宇声寒故国心。

眼底交游期又误,飞鸿杳杳鲤沈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ìyuèyǒu怀huái
sòng / chóu

qíngxiéyuèliányīnbìnyǐngxiāosāolǎojìn

jiǔshíchūnfēngbǎiqiānniánshìhòuyóujīn

dānhóngtuìcánzhuāngmiànshēnghánguóxīn

yǎnjiāoyóuyòufēi鸿hóngyǎoyǎoshěnshěn

翻译
阳光穿透云层,斜月洒下微光,映照在窗帘的阴影中,我鬓发斑白,岁月的痕迹无法抵挡。
经历了整整九十天春风和雨的洗礼,千百年后的今天,往事依然清晰如昨。
牡丹花的红颜已褪去,只剩残妆,杜鹃鸟的叫声唤起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眼中的朋友期待再次相聚,却一次次错过,如同远飞的大雁和沉入深水的鲤鱼,遥不可及。
注释
破晴:阳光穿透云层。
斜月:倾斜的月亮。
鬓影:鬓发的影子。
萧骚:形容鬓发稀疏、零落。
九十日:三个月。
杜宇:杜鹃鸟。
故国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飞鸿:大雁。
杳杳:遥远,消失无踪。
鲤沈沈:比喻朋友音信全无。
鉴赏

这首诗开篇即以“破晴斜月入帘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夜晚氛围,月光穿过窗帘,投射在室内,形成一片阴凉。紧接着“鬓影萧骚老不禁”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鬓发已白,岁月蹉跎,不禁令人心生凄楚。

接下来的“九十日春风与雨,百千年事后犹今”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历史的连续性。春去秋来,岁月更迭,而历经沧桑后的往事,却依然如昨日一般鲜明。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感慨,也是对人世间变迁的深刻体悟。

“牡丹红褪残妆面”中,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其凋零往往被用来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脆弱。这里通过牡丹的凋谢形容时间对美貌的侵蚀,增添了一份哀愁。

“杜宇声寒故国心”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杜宇,即杜鹃,是一种在夜晚发出鸣鸣叫声的鸟类,其叫声常被用来形容夜晚的寂静与凉意。而“故国心”则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方家园的怀念。

最后,“眼底交游期又误,飞鸿杳杳鲤沈沈”更增添了一层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错失。诗人似乎在感慨自己与旧友重逢之期已过,而那远去的往事,如同江中的鱼儿一般难以捉摸。

整首诗通过对月光、春风、牡丹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不再以及家国之思的深沉情感。

作者介绍

吴锡畴
朝代:宋   字:元伦   号:兰皋   籍贯:徽州休宁   生辰:1215—1276

(1215—1276)徽州休宁人,字元伦,一作元范,号兰皋。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猜你喜欢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其十三胡镜舫大令

清时王贡庆,出处念平生。

旧雨江乡梦,回风弱水程。

九霄飞舄远,万里返装轻。

愁绝伊凉曲,天涯契阔情。

(0)

幸雨·其二

江山凭眺托危栏,对此茫茫感百端。

卷地风过尘扫易,回天力缓旱苏难。

民情雷电惊余定,世事烟云幻后看。

安得银河真倒挽,遍成甘澍万声欢。

(0)

次韵和彭止翁《辞免广文二律》·其二

愁看荆棘路难行,况复潢池尚弄兵。

肉食何人操胜算,诗坛独尔擅长城。

封侯骨相终应左,投笔心情未肯倾。

可惜冷官空热血,犹堪仗剑话平生。

(0)

重检《辛丑陈情谢恩札稿》有感

家庆重思十载前,旧恩回首倍潸然。

鼎湖何处攀龙驭,岂独伤心陟岵篇。

(0)

十月初十日召对乾清宫,面奏陈情,蒙恩准回籍养亲,恭纪·其二

盛朝孝治迈唐虞,两度陈情荷帝俞。

记得蓼莪曾动感,慕思前后圣同符。

(0)

顺河集遇雨

暮景苍茫趁马蹄,黄昏细雨倍凄迷。

乱蓬碾地都成水,衰柳摇风半掩堤。

每到穷途愁远市,惊闻暴涨问前溪。

微明灯火村墟辨,遥见葵花影尽低。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