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僧行傍水云间,七十青峰夹绿湾。
好梦正悬三峡涧,赏心先得二禺山。
轩辕竹外低帆影,萧寺碑前拂藓斑。
更为榴花寻五色,断崖攀尽不知还。
岳僧行傍水云间,七十青峰夹绿湾。
好梦正悬三峡涧,赏心先得二禺山。
轩辕竹外低帆影,萧寺碑前拂藓斑。
更为榴花寻五色,断崖攀尽不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峡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在此地的深切感受。首句“岳僧行傍水云间”,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僧人行走在山水间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七十青峰夹绿湾”一句,通过数字“七十”强调了群山连绵不绝的壮观,而“青峰”和“绿湾”则分别描绘了山色与水色的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好梦正悬三峡涧,赏心先得二禺山”两句,运用了梦境与现实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与喜爱。在诗人的心中,眼前的景致如同美梦一般令人向往,而“二禺山”可能是指诗人所欣赏的两座山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
“轩辕竹外低帆影,萧寺碑前拂藓斑”则是对细节的细腻描绘,通过“轩辕竹”、“低帆影”、“萧寺碑”、“拂藓斑”等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生动与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往的追忆。
最后,“更为榴花寻五色,断崖攀尽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不舍,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榴花象征着热烈与美好,五色则寓意丰富多彩的世界,断崖攀尽则体现了诗人探索未知、追求极致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飞来峡独特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懒慢易招咎,贫贱难相知。
客归二十年,破屋临江湄。
遣闷岂无酒,寄怀徒有诗。
慷慨思古人,恨不生同时。
去秋君始来,云雾容一披。
别去冒朔雪,归来迎南飔。
载登君子堂,爽气生芝眉。
剧谈两无碍,并驾行通逵。
省闱冠多士,泮宫聊养颐。
霄汉自兹始,羽翮随所之。
门阑谢俗子,游戏惟毛锥。
高吟起我病,意欲相箴规。
琢句要须工,一字亦有师。
逢迎君忽倦,追逐吾敢辞。
人生俱寄耳,况乃多别离。
破晓东风又磔鸡,人心物态两推移。
建瓴岁月今将老,漂梗江湖少不羁。
独坐旧谙为客味,长愁新赋悼亡诗。
多惭府主莺花约,归去西畴恐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