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六月六,暑气何其酷。
犬有吐舌烦,猫得负背燠。
今日胡不然,萧然凉气足。
阳乌潜其辉,小雨时霢霂。
重袂犹未温,浴了肌起粟。
老病固宜然,壮者亦不浴。
短至未及间,秋阴如许毒。
本朝王火德,德与尧运续。
文明耀四海,年世不待卜。
吾君乾六龙,刚健粹如玉。
吾相泰九二,夬夬出苋陆。
君臣德既同,讵有此阴伏。
吾闻氛气恶,杀气盛西北。
襄城既失守,生灵烂鱼肉。
匹夫尚怀忧,知此妄屠戮。
臣固告上天,忍泪不敢哭。
愿言扫阴邪,日月舜耳目。
中国盛阳明,从今调玉烛。
常年六月六,暑气何其酷。
犬有吐舌烦,猫得负背燠。
今日胡不然,萧然凉气足。
阳乌潜其辉,小雨时霢霂。
重袂犹未温,浴了肌起粟。
老病固宜然,壮者亦不浴。
短至未及间,秋阴如许毒。
本朝王火德,德与尧运续。
文明耀四海,年世不待卜。
吾君乾六龙,刚健粹如玉。
吾相泰九二,夬夬出苋陆。
君臣德既同,讵有此阴伏。
吾闻氛气恶,杀气盛西北。
襄城既失守,生灵烂鱼肉。
匹夫尚怀忧,知此妄屠戮。
臣固告上天,忍泪不敢哭。
愿言扫阴邪,日月舜耳目。
中国盛阳明,从今调玉烛。
这首宋朝徐经孙所作的《咸淳壬申六月不暑》,描绘了一幅夏日难得的清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寻常六月的酷热,狗因炎热而吐舌,猫也感到背部的闷热。然而,接下来的句子突然转折,描述了一个凉爽的六月,阳光隐退,小雨轻洒,空气变得清新。诗中运用了“萧然”、“凉气足”、“浴了肌起粟”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凉爽之感,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清新的气息。
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时局的担忧。诗人提到“本朝王火德”,暗示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接着,他表达了对君臣德行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扫除阴邪,让国家如同日月般明亮。最后,诗人以“中国盛阳明,从今调玉烛”结尾,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以及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还蕴含了深沉的政治寓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通过对比寻常酷暑与罕见凉夏,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毬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雠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