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五》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五》全文
南北朝 / 鲍照   形式: 乐府曲辞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君不见城上日。

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今我何时当得然。

一去永灭入黄泉。人生苦多欢乐少。

意气敷腴在盛年。且愿得志数相就。

床头恒有沽酒钱。功名竹帛非我事。

存亡贵贱付皇天。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五)》。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无常、人生苦短以及个人的志向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会。

诗中的“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通过河岸草木的更迭,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传递了一种对生命易逝、自然界循环往复的无奈感慨。

接着,“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则是以日光的消长来比喻时间的流失,表达了诗人对光阴似箭、无法挽留的无力感。

“今我何时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这里,诗人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自己生命终点的忧虑,以及对死亡不可避免性的恐惧。

紧接着,“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则是对人生苦短、快乐难求的感慨,强调了青年时期应充分展现个人的意志和活力。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诗人表达了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并在生活中保持一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同床头常备的酒资,象征着对生活的享受与热爱。

最后,“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采取了超然的态度,将个人的存亡、地位高低完全交由命运安排,体现了一种宿命论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和个人志向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鲍照

鲍照
朝代:南北朝   字:明远   生辰:约415年~466年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猜你喜欢

赠白云道人

白云堆里缚茅庐,活计无多乐有馀。

午灶旋添烧药火,夜檠频勘养生书。

门无过客常笼鹤,园凿新池学钓鱼。

身远利名心似水,梦闲时复到华胥。

(0)

诗一首

胡子云中白鹤,林生初发芙蓉。

吴十九成雅奏,饶三百炼奇锋。

南州复见高士,东山行起谢公。

信祖真成德祖,立之无愧行中。

吴生可共南郡,老夫宁附石崇。

闻雅已倾重客,说谈仍得王戎。

冠盖城南高会,山阴未扫馀风。

客散日衔西壁,主人不道尊空。

(0)

非云非雪月初浮,疑是佳人狐白裘。

细雨狂风莫欺折,冰肌玉骨未禁愁。

(0)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渊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诗·其六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

梅子酸著齿,麦穗长半腰。

天运不暂停,又将转斗杓。

无复冬裘御,重取夏扇摇。

(0)

题钓台对严氏楼三首·其三

秋江不许一尘染,只有青山倒影寒。

我欲移家来住此,烦君先为斩鱼竿。

(0)

游西湖五首·其三

林君庐不存已久,苏公堤比旧尤佳。

绝怜夹堤柳渐暗,谁见傍庐梅正花。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