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者智江归庐山乞颂》
《行者智江归庐山乞颂》全文
宋 / 释心月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庭前荒草正萋萋,却忆丹霞刬去时。

莲社峰高相见了,回来却把圣僧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íngzhězhìjiāngguīshānsòng
sòng / shìxīnyuè

tíngqiánhuāngcǎozhèngquèdānxiáhuàshí

liánshèfēnggāoxiāngjiànlehuíláiquèshèngsē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智江从别处归来,眼前的庭前荒草丛生,引发了他对过去的回忆。他想起了在丹霞峰上与僧侣们的相聚时光,那份深厚的僧侣友情和精神交流。归来后,智江似乎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方式,骑着圣僧的形象,寓意着他的心境已超越尘世,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庭前荒草正萋萋",通过荒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寂寥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行者的归心似箭和对过去的怀念。

"却忆丹霞刬去时","刬去"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那段修行生活的深深留恋。

"莲社峰高相见了","莲社"常指僧侣的聚集地,这里象征着智江与僧侣们的精神契合,以及他们在高峰上的智慧交流。

"回来却把圣僧骑",这一句富有象征意义,智江仿佛骑着内心的圣僧归来,象征着他的心灵超越了形体的束缚,达到了自由自在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智江的内心世界和修行历程,寓含了深刻的禅意和对精神追求的赞美。

作者介绍

释心月
朝代:宋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送邹秘丞广汉赴御史

清论从来满士林,君王今日为虚襟。

谋维已熟言难废,势位虽隆望亦深。

可否谨须要至理,穷通知不异丹心。

北风会到江南路,日上城头听好音。

(0)

次致政张大夫韵二首·其二

李郭曾同溪上船,途人指点作神仙。

松篁老长芰荷密,凫雁飞浮鸂鶒前。

霖雨未终岩野地,阳春方擅郢中天。

文章不敢兰亭比,翰墨才能记岁年。

(0)

次韵晦之沿牒楚泗二州

鹢首争先鸟翼飞,宦游容易即天涯。

渐生世事无由尽,已去年华不易追。

芍药遂输淮上乐,樱桃终念水边期。

雨馀亭外山争出,几日相看一酒卮。

(0)

翌日景繁察院公初叔明推直谦父主簿复会某晚至即席用前韵·其一

鼎食参差海陆兼,炉烟浮动麝兰添。

纷纷不及同朝饮,草草犹能共暮盐。

最爱梅香频倚槛,欲留槐影更褰帘。

驿途即折垂杨别,酒令毋嫌细柳严。

(0)

和范学士韵·其六

岂有微功答谬恩,尚思荣禄慰慈颜。

心诚似水知宗海,事责如蚊欲负山。

资性仅同中以下,行能未及二之间。

木桃每屈言为赠,祇恐琼瑶未足还。

(0)

次韵子瞻留别三首·其三

东西南北无住身,羯末封胡四男子。

彫锼不遣治章句,烂熳先令饱文字。

疏慵嗟我厉之人,生子夜中惟恐似。

传家粗足不愿馀,同驾柴车还我里。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