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倒杨岐没脑门,行藏驵侩许谁论。
碧云深处问端的,他是他家九世孙。
老倒杨岐没脑门,行藏驵侩许谁论。
碧云深处问端的,他是他家九世孙。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所作的《送僧过碧云见北涧》中的片段。诗人以幽默诙谐的口吻描述了一位年迈的僧人,形象生动地形容他像老树杨岐般衰朽,脑袋已经不复当年,行为举止可能不再受人尊敬,被世俗的眼光视为粗鄙之人。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贬低僧人,反而在"碧云深处问端的"一句中,暗示了这位僧人深藏不露,有着超越世俗智慧的内在品质。最后一句"他是他家九世孙"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的身份,暗示他虽身处尘世,但保持着家族传承的高洁精神,如同九世之前的祖先一般。整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揭示了僧人的内在修养和禅意。
晓气体吹香,东风送暖,西园闲遣芳辰。
京国看花,今年恰趁浓春。
碧桃初放新杨嫩,步长堤、草色匀裙。
甚多情、小蝶伶俜,偏好随人。
日斜更上层楼望,叹前朝遗迹,画栋生尘。
何似青山,依然槛外长新。
艳阳时节须行乐,约重游、莫厌来频。
漫逡巡、如此沉吟,可少清樽。
坐对帘前月。恨几番、示逢圆处,又伤离别。
一缕茶烟萦病榻,消瘦崚嶒瘦骨。
记文字、因缘曾经。
艾熟蒲香都过矣,负良辰、示展寻芳撷。
梦魂袅,江天阔。重逢定把相思说。
忆群仙、瑶台咫尺,竟同天末。
知否幽亭烟水里,万柄露荷清绝。
待更向、师门立雪。
愧煞江淹才既尽,伴晨昏、静听衣蝉咽。
金缸悄,柔肠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