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
梅子酸著齿,麦穗长半腰。
天运不暂停,又将转斗杓。
无复冬裘御,重取夏扇摇。
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
梅子酸著齿,麦穗长半腰。
天运不暂停,又将转斗杓。
无复冬裘御,重取夏扇摇。
这首诗描绘了立夏时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少半月"和"谷雨"点明时令,暗示春天即将过去,夏天来临。"梅子酸著齿"形象地写出梅子成熟的味道,而"麦穗长半腰"则生动展示了麦田里的丰收之景。诗人感慨季节更迭,"天运不暂停,又将转斗杓"意味着时光流转,斗柄指向夏季。最后两句"无复冬裘御,重取夏扇摇"表达了对夏日炎热的准备,不再需要厚重的冬衣,而是换上扇子消暑。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诗人滕岑对自然节气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
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
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
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高阙剪名王。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徵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
进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大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旗常。
岷江出峡连浔阳,九脉入海争汤汤。
陡逢天门怒始激,谁知转眼仍采石。
从此涛头不肯降,天纵巉矶与相敌。
奔腾万马冲复旋,采石不改青娟娟。
崖根有时亦崩剥,力斗毕竟无两全。
有江可凭山可倚,天下纷纷乃多事。
得人守南岸,南人欢呼北人叹。
所守或匪亲,北人飞渡南人奔。
时来一炬周郎火,事去三更擒虎军。
谁将地险称人杰,天意茫茫信难测。
海潮一日能不来,何况区区一拳石。
时清故垒半凋残,依旧江声去不还。
惊流莫道沧溟近,更有金焦两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