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邯郸道中》
《邯郸道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叹息丛台下,英雄日寂寥。

战场无白日,旷野一秋雕。

草没廉颇宅,云迷豫让桥。

悲歌谁与和,归思晚萧萧。

(0)
鉴赏

此诗《邯郸道中》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叹息丛台下”,以“叹息”二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内心的感慨。丛台,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的居所,此处用“丛台”作为背景,不仅勾勒出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诗人的思绪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英雄日寂寥”一句,将历史的辉煌与当下的寂寞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英雄人物逐渐被遗忘的惋惜之情。“战场无白日,旷野一秋雕”,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的无情,白日象征着战斗的激烈,而“一秋雕”则形象地展现了战场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

“草没廉颇宅,云迷豫让桥”两句,通过具体的历史遗迹——廉颇的宅邸和豫让桥,展现了英雄事迹的痕迹在自然界的消逝,同时也暗示了英雄精神在后人心中的淡漠。

“悲歌谁与和,归思晚萧萧”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诗人借“悲歌”表达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但又感叹无人能与之共鸣,体现了英雄精神在现代社会的缺失。而“归思晚萧萧”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情绪,暗示了诗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感慨,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与时代变迁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英雄的崇敬,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深邃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癸丑六月之望立秋后一日胡伯雍明府邀泛当湖

烂熳当湖送酒频,移船刚占一秋新。

主宾倾倒夜初半,天水交辉月两轮。

煮茗临荷收玉露,买鲜举网见渔人。

清风两袖难言意,谁遣丹青为写真。

(0)

哭舍弟克明三首·其三

衰年催我老,右肘屡风麻。

短景那能久,浮生未有涯。

春风怀寸草,暮雨损荆花。

儿辈那堪倚,狂涂纸上鸦。

(0)

承庄定山和答过访之作七律再用前韵寄意八首·其五

一环青带九溪斜,小小当湖景亦佳。

云影天光千万状,夕阳茅屋两三家。

桔槔尽日分来派,坛杏何年始放花。

痴坐东吴毡任冷,春风留得脸边霞。

(0)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其五

烂熟思来寝已安,白头那厌一毡寒。

送君翻有留君意,更把长江仔细看。

(0)

梯云楼

耸压西林势渐高,诸峰眼见似儿曹。

天阶缓步何愁到,诗眼宽来不尚豪。

黄石村庄添伟观,壶公山景自周遭。

主人头白归来日,宵汉联翩数凤毛。

(0)

楚使来聘二首·其一

斯文衡鉴愧多贤,云水天催未了缘。

衡岳风光劳梦想,洞庭秋色可谁专。

直期心醉千山景,不用诗留万口传。

何处明珠偏照乘,试留吾网白重渊。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