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宜理事处,颜曰致远斋。
讵云寄山水,因之缅茨阶。
武侯有至谈,宁静兴我怀。
是地信佳矣,隔岁才一来。
亦不懈敕几,畴咨朝彦皆。
安边谩诩遐,晰理惟期谐。
一指苟或蔽,万几于焉乖。
致远恒在近,宵旰遑徘徊。
静宜理事处,颜曰致远斋。
讵云寄山水,因之缅茨阶。
武侯有至谈,宁静兴我怀。
是地信佳矣,隔岁才一来。
亦不懈敕几,畴咨朝彦皆。
安边谩诩遐,晰理惟期谐。
一指苟或蔽,万几于焉乖。
致远恒在近,宵旰遑徘徊。
这首诗由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致远斋》。诗中描绘了致远斋作为处理事务的静谧之所,其命名寓意深远,不仅寄托于山水之美,更蕴含缅怀先贤之意。弘历以武侯诸葛亮的宁静致远之道为引,表达了对致远斋所在之地的赞赏与向往。
诗中提到“隔岁才一来”,虽不常驻,但每次来访都倍感珍惜,与朝中贤士交流,探讨治国之道。弘历借致远斋之名,强调了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远见,不被眼前小事遮蔽视线,从而实现万事和谐的局面。他坚信,真正的远见并非遥不可及,而在于日常的每一刻,即使在忙碌的日夜中,也应时刻保持警醒与思考。
此诗体现了弘历对于政务处理的深思熟虑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通过致远斋这一象征性的空间,传达出其治理国家的理念与哲学。
迢递陟城隅,飞轩浩气扶。
春容来迥野,天脚入平芜。
暖吹时披拂,晴烟乍有无。
耨痕经雨遍,村径值林迂。
长庌初休马,荒陴稍集乌。
水生蒲泽满,林缺弩台孤。
客思纷难泊,愁襟愧自拘。
久之成怅望,西北认皇都。
上笏兰台彦,能文江汉灵。
贪持御史劾,不顾大夫醒。
诋毁真销骨,嫌疑畏杀青。
投冠集乌署,解绂堕鸢溟。
毛脱荷囊笔,尘昏宝带钉。
书空宁咄咄,避弋更冥冥。
校尉贪厨酿,临川集贝经。
光华覆盆日,哆侈谮人星。
生计依江芷,年芳老砌蓂。
无人举幡救,挥涕望明庭。
南浦招招子,中途靡靡心。
归舟一叶小,秋水两厓深。
露鹤凄仍断,风蜩细欲沈。
桂华翻落月,榆影送横参。
壮志兼时晚,劳愁已日侵。
霜摧过江枳,钟眩避风禽。
薄宦真蓬累,归期问藁砧。
惟馀摇落意,天宇共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