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
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
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
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
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
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困苦和官场黑暗的诗。开篇“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表达了诗人对辛勤劳作却无人怜悯的农民的同情,以及对权势者如韩侯这样的人物的批评。接着,“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描绘了一些官员虽然享受着快乐生活,但内心却非常冷酷,无丝毫同情之心。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表明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如同活在地狱中,而遵循礼教的人则被束缚得无法自由。最后,“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通过农事隐喻,告诫人们不要轻易认为耕耘是好事,因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还需要警惕和躲避各种危险。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强烈,体现了作者卢仝对农民疾苦的关心以及对当时官场不公的批判。
亭皋木叶萧萧,楚天千里秋无际。
潇湘南望,布帆安稳,月明风细。
雁字惊寒,渔舟荡晚,洞庭初霁。
祗文通此去,芳菲故国,何人会,伤时意。
莫负少年才气。绕南枝、一身如寄。
行吟屈贾,而今休问,人间何世。
游子天涯,凭君传语,欲归无计。
又阳关惜别,匆匆客舍,揾思乡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