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冷托湘筠色,高枝早信寻难得。
玉骨不为泥,轻于云一丝。
镜花留半影,最薄东风命。
楚角莫飞声,人间无此情。
微波冷托湘筠色,高枝早信寻难得。
玉骨不为泥,轻于云一丝。
镜花留半影,最薄东风命。
楚角莫飞声,人间无此情。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清冷与高洁。首句“微波冷托湘筠色”运用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湘筠,通过微波的冷意来衬托出梅花的色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脱俗的氛围。接着,“高枝早信寻难得”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生长环境的高远和稀有,暗示其珍贵与独特。
“玉骨不为泥,轻于云一丝”两句,通过“玉骨”这一形象,赞美了梅花坚韧而不屈的精神,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持其高洁品质。“轻于云一丝”则描绘了梅花轻盈的姿态,仿佛是飘浮在云端的一丝轻烟,既表现了梅花的轻盈之美,也隐喻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镜花留半影,最薄东风命”中,“镜花”比喻梅花如镜中之花般虚幻而美丽,但又只能留下半影,暗示了梅花虽美却难以完全捕捉和留存的遗憾。“最薄东风命”则表达了梅花对春风的依赖,同时也暗示了其生命短暂,如同东风吹过便消逝的花朵。
最后,“楚角莫飞声,人间无此情”两句,通过“楚角”这一古代乐器的象征,表达了对梅花之美的赞叹和对美好情感的珍惜。同时,也提醒人们,这样的美好情感在世间或许难寻,应当倍加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界的美丽与坚韧,更蕴含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闻道沙随老,遂为安国居。
逢人难问似,近况复何如。
此士犹松径,何人在石渠。
儒林有韩孟,待诏自严徐。
别去常劳梦,新来更欠书。
久知腰倦折,悬想病都除。
番国吾州近,冰溪一水馀。
秋风期命驾,春雨政携锄。
一亭幽入径,万竹上参天。
我欲成閒咏,君能起醉眠。
清风谁为起,宿雨昼犹悬。
莫厌此物聒,管弦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