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兴乐.秋夜》
《中兴乐.秋夜》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中兴乐

水边小弄靠烟廊,秋宵正掩书窗。

忽有人声,飘来画墙。不辨衣香水香,太微茫。

分明有个,玉簪花底,暗舀新凉。

(0)
鉴赏

这首《中兴乐·秋夜》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水边的小景,充满了淡淡的诗意与幽静之美。

词的开篇“水边小弄靠烟廊”,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夜水边的景象,烟雾缭绕的长廊与潺潺流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接着,“秋宵正掩书窗”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夜晚,主人公正在关闭书窗,似乎在准备结束一天的阅读,或是沉思冥想,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忽有人声,飘来画墙”,这一句突然转折,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仿佛是远处传来的一丝人语,飘荡在空气中,给原本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接下来的“不辨衣香水香,太微茫”,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难以捉摸的氛围,衣香与水香交织在一起,却难以分辨,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最后,“分明有个,玉簪花底,暗舀新凉”一句,将画面推向高潮。玉簪花,以其清雅的姿态,象征着高洁与清新,而“暗舀新凉”则暗示着在这秋夜之中,花儿似乎在悄悄地汲取着新的凉意,为即将到来的秋风做准备。整个画面由此变得生动起来,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有情感上的触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淡淡的凉意和一丝丝的哀愁。

综上所述,《中兴乐·秋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夜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寄山中道友三首·其二

匆匆山信寄来时,中有黄庭七字诗。

已死华颠无觅处,几回吹断玉参差。

(0)

即事二首·其一

乐使金花鼓,蛮衣紫锦鞍。

蕃官船过界,驿吏报平安。

(0)

访梅二首·其二

幽花堕在石根傍,几欲移将近草堂。

草草一尊聊尔尔,跨驴归去月荒凉。

(0)

伯温索诗贺令姊夫生朝

一生开读度残年,纠者劳劳与办钱。

恰似丛林充化士,历多世态得真禅。

忽教衰老亲题疏,也且低垂敢自贤。

随顺却遭开眼白,屈伸谁识草经玄。

官催租赋鞭笞急,家乏憔苏色语煎。

节序酒殽虽可废,妻孥沟壑恐将填。

不成底事空归去,别问良媒解倒悬。

乐内太深颜氏子,生朝索贺郭郎篇。

(0)

贺叔嘉生日

一子累轻婚事毕,如何学易已皤然。

天无快活除君寿,任待皤然也百年。

(0)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

城中箫鼓闹鳌山,灯火千村别一般。

今夕崔嵬行乐处,向时模仿仰头看。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