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从悟室课儿书,啮雪风流却减渠。
我爱信陵冠带意,任教句法问何如。
肯从悟室课儿书,啮雪风流却减渠。
我爱信陵冠带意,任教句法问何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名为《信云父(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学问和修养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之情。
“肯从悟室课儿书”,这里的“悟室”指的是学习、思考的地方,“课儿书”则是说即使在严寒的冬日,也要坚持读书学习,表现出诗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执着。
“啮雪风流却减渠”,“啮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咀嚼书卷如同品尝雪花般的专注与投入。"风流"指的是文笔或文章的风格,而"却减渠"则意味着即使是最为繁复华丽的文学作品,在诗人的眼中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两句强调了诗人对纯粹学问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浮华。
“我爱信陵冠带意”,“信陵”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信陵君,他以仁义著称。这里的“冠带意”是说诗人喜爱信陵君那种高尚的情操和品德。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者品格的向往。
“任教句法问何如”,这句话表明诗人愿意接受教诲,探讨文学上的规则和技巧,同时也在询问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这里体现出诗人的谦逊态度和对艺术不断追求的精神。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冷天气下坚持读书学习,以及崇尚古代贤者的情操,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修养的重视与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愿望。
柳阴见黄河,日暮愁客心。
极目但尘沙,不知春已深。
麦陇叠成梯,层层如划簪。
其颠平如掌,山态不可寻。
方舟压奔溜,榜歌杂秦音。
遭时苦踯躅,十年江海滨。
沉忧斗靡丽,厌作东南人。
此行入苍莽,翻觉眼底新。
冈陵郁雄厚,风物含萧森。
河声去不息,来日愁因循。
对此真茫茫,吾衰复何任。
一鸟意超忽,万里天阴沉。
心境各殊态,劳者徒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