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
自洗银舟,徐开素酌,月落空杯无影。庭阴未暝。
度一曲新蝉,韵秋堪听。
瘦骨侵冰,怕惊纹簟夜深冷。
当时湖上载酒,翠云开处共,雪面波镜。
万感琼浆,千茎鬓雪,烟锁蓝桥花径。留连暮景。
但偷觅孤欢,强宽秋兴。醉倚修篁,晚风吹半醒。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
自洗银舟,徐开素酌,月落空杯无影。庭阴未暝。
度一曲新蝉,韵秋堪听。
瘦骨侵冰,怕惊纹簟夜深冷。
当时湖上载酒,翠云开处共,雪面波镜。
万感琼浆,千茎鬓雪,烟锁蓝桥花径。留连暮景。
但偷觅孤欢,强宽秋兴。醉倚修篁,晚风吹半醒。
这首诗名为《齐天乐·其二》,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深夜独酌,借酒浇愁之情。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开篇便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的画面,芙蓉(荷花)之心积满了三更时分的露水,茸香(一种植物)伴随着泉水在玉井中漱洗。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
“自洗银舟,徐开素酌,月落空杯无影。”词人用“银舟”比喻酒杯,用“素酌”形容清澈的酒。月光洒在空杯中,却看不见影子,这不仅是对月亮和酒杯的一种描写,更隐含着词人内心深处的寂寞和无奈。
“庭阴未暝。度一曲新蝉,韵秋堪听。”夜色虽然还未完全降临,但庭院中的阴影已渐浓。词人弹奏了一曲新蝉(一种古代乐器)的音乐,这种声音与秋天的氛围相得益彰。
“瘦骨侵冰,怕惊纹簟夜深冷。”这里用了生动的形象来表达夜晚的寒冷,以及词人自身的孤寂感受。瘦骨侵冰形容极度的寒冷,而怕惊纹簟则是担心夜深人静时分,自己的悲伤会被别人发现。
“当时湖上载酒,翠云开处共,雪面波镜。”这一句回忆过去与友人在湖上饮酒的情景。翠云指的是那时的美好时光,而雪面波镜则是对湖面如同镜子般平静的描绘。
“万感琼浆,千茎鬓雪,烟锁蓝桥花径。”词人感慨良深,对着琼浆(美酒)感叹,头发间已有霜雪。最后一句则是对过往美好情景的留恋,这些记忆就像被烟雾环绕的蓝桥和花径一般令人难以忘怀。
“留连暮景。”词人不忍心割舍这些美好的回忆,想要将它们永远留在心里。
“但偷觅孤欢,强宽秋兴。”然而现实总是让人无法如愿,这些愉悦的回忆只能是过去了。词人只能在深夜里寻找那份孤独的快乐,勉强地宽慰自己对于秋天的喜好。
“醉倚修篁,晚风吹半醒。”最后几句则描绘了词人借酒浇愁后的状态。醉意朦胧中靠在竹窗旁,晚风轻拂,使他从沉醉中清醒过来,但却只是一半。
这首词通过对夜景的细腻描写,以及词人的独酌、自我安慰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词人深夜里的孤寂与哀愁,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怀念。
往年记得归在京,日日访子来西城。
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
顾子心力苦未老,犹弄故态如狂生。
书窗画壁恣掀倒,脱帽褫带随纵横。
喧呶歌诗嘂文字,荡突不管邻人惊。
更呼老卒立台下,使抱短箫吹月明。
清欢居此仅数月,夜夜放去常三更。
别来七年在乡里,已忝三度移双旌。
今兹惛惛意思倦,加以跕跕疾病婴。
每思此乐一绝后,更不逢人如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