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洞青萝不畏深,免将饥渴累禅心。
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
碧洞青萝不畏深,免将饥渴累禅心。
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绝粒僧的高僧离别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禅心境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其清高脱俗品格的赞美之情。
“碧洞青萝不畏深”一句中,“碧洞”指的是幽静的山谷,“青萝”则是常见于幽深处的植物,这里象征着绝粒僧所居住的深山之地,表明他不畏艰险,愿意在深山中修行。通过“免将饥渴累禅心”,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僧人的坚定信仰,即使面对饥饿和干渴,也不会影响到他的禅定之心。
接下来的“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则是说,如果有行者前来探望,想要找到这位僧人,却发现一室清净,没有烟火的痕迹。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绝粒僧的生活环境,更隐喻了他远离尘世,心如止水,不为红尘所染。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在精神世界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思想情操。
侯家古名将,结发趋戎行。
朱衣绣方领,锦带县银黄。
袭兵渡辽海,为国开东疆。
征途五千里,母老不及将。
去年来徵兵,回车经旧乡。
上堂介眉寿,再拜奉一觞。
别母十年馀,蛾眉如秋霜。
昔时萱草华,今兹亦煌煌。
愿无贻母忧,幸母寿且康。
王事有程期,不敢久彷徨。
在家日苦短,去家日苦长。
群季岂不贤,为子心孔伤。
忠孝愿两尽,君亲俱难忘。
绕疏篱。正娇黄淡白,艳缀一枝枝。
露洗明妆,霜添弱态,低徊似有萦思。
看是处、苔荒径冷,只依依、寒蝶梦魂痴。
瘦影欹烟,芳心逗晚,开也谁知。
怊怅西风庭院,便寻秋吟玩,争及春时。
愁鬓慵簪,残杯倦赏,芳华为底偏迟。
问此际、粉香消减,系金铃、可解惜柔姿。
惟有多情夜月,冷伴幽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