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小荷钱,莲底藕丝萦抱。忆当年、琼箫缭绕。
妆台帘捲,看秾桃夭好。有谁怜、杜鹃啼老。
掩尽重门,只恐春风吹到。对朝云、西楼半绕。
愁怀如许,料天还知道。碧窗月、旧时曾照。
青小荷钱,莲底藕丝萦抱。忆当年、琼箫缭绕。
妆台帘捲,看秾桃夭好。有谁怜、杜鹃啼老。
掩尽重门,只恐春风吹到。对朝云、西楼半绕。
愁怀如许,料天还知道。碧窗月、旧时曾照。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风中柳·感旧》描绘了一幅清新而感伤的画面。开篇以“青小荷钱,莲底藕丝萦抱”起笔,生动展现了初夏时节荷花初绽,莲叶间藕丝缠绕的景象,富有生机与活力。接着,“忆当年、琼箫缭绕”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琼箫声悠扬,如同仙境。
“妆台帘捲,看秾桃夭好”描绘了女子在妆台前卷帘赏花的情景,桃花盛开,娇艳动人。然而,“有谁怜、杜鹃啼老”又引入了哀怨的元素,杜鹃鸟的啼叫唤起岁月流逝的感慨,暗示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
“掩尽重门,只恐春风吹到”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她试图阻挡春风吹散那些记忆,但又无法抵挡。接下来,“对朝云、西楼半绕”将视线转向远方,朝云缭绕的西楼,更添离愁别绪。
最后,“愁怀如许,料天还知道”直抒胸臆,主人公满腹愁绪,相信连上天都能感知。结尾“碧窗月、旧时曾照”以月光映照碧窗,再次勾起对昔日的怀念,余韵悠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动人。
仗剑遥同萍水游,那堪江柳又分舟。
知音人去丝桐冷,倚玉筵开丛桂留。
白首行藏缘我定,青天肝胆许谁酬。
相思独望在秋月,犹忆春光共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