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风中柳.感旧》
《风中柳.感旧》全文
明 / 沈宜修   形式: 词  词牌: 谢池春

青小荷钱,莲底藕丝萦抱。忆当年、琼箫缭绕。

妆台帘捲,看秾桃夭好。有谁怜、杜鹃啼老。

掩尽重门,只恐春风吹到。对朝云、西楼半绕。

愁怀如许,料天还知道。碧窗月、旧时曾照。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风中柳·感旧》描绘了一幅清新而感伤的画面。开篇以“青小荷钱,莲底藕丝萦抱”起笔,生动展现了初夏时节荷花初绽,莲叶间藕丝缠绕的景象,富有生机与活力。接着,“忆当年、琼箫缭绕”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琼箫声悠扬,如同仙境。

“妆台帘捲,看秾桃夭好”描绘了女子在妆台前卷帘赏花的情景,桃花盛开,娇艳动人。然而,“有谁怜、杜鹃啼老”又引入了哀怨的元素,杜鹃鸟的啼叫唤起岁月流逝的感慨,暗示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

“掩尽重门,只恐春风吹到”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她试图阻挡春风吹散那些记忆,但又无法抵挡。接下来,“对朝云、西楼半绕”将视线转向远方,朝云缭绕的西楼,更添离愁别绪。

最后,“愁怀如许,料天还知道”直抒胸臆,主人公满腹愁绪,相信连上天都能感知。结尾“碧窗月、旧时曾照”以月光映照碧窗,再次勾起对昔日的怀念,余韵悠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动人。

作者介绍
沈宜修

沈宜修
朝代:明   字:宛君   籍贯:苏州府吴江   生辰:1590—1635

(1590—1635)苏州府吴江人,字宛君。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猜你喜欢

和诸父老喜晴四首·其一

连朝烟雾失山城,魑魅窥人不可行。

薄暮倚楼生远思,是谁箫鼓动新晴。

(0)

七夕二首·其二

经星飞月隔烟萝,百子池前忆素娥。

扇影渐随秋色改,砧声偏向夜凉多。

人间此夕成奚事,天上仙槎已渡河。

儿女欢逢磨喝乐,岂知泪雨又沾梭。

(0)

戊辰春如练江奉怀筠社诸友四首·其三

临流吟望意何其,欲寄王猷逸兴诗。

翠实弄阴移嶰谷,紫筠流影扫员池。

湘妃乐奏疑箫管,云母歌传似竹枝。

竟日相思不相见,濛濛烟雨澹江湄。

(0)

东山霁望

霁景满崆峒,攀萝入碧空。

霞飞平野赤,曙拂乱云红。

似近紫薇座,还参青帝宫。

蓬莱何处是,羽翰欲乘风。

(0)

豸山清眺

万里烟收五岭巅,四郊明媚艳阳天。

山开蓬岛鳌头上,树锁璚楼蜃气边。

风景已非秦世代,关河犹是汉山川。

独怜此地江湖远,日月淹留物外悬。

(0)

甲辰仲秋同内斋至姑苏江口因东旸年兄抉台佐守之报遂别去台约明春访予于金台然内斋于东旸舅甥至懿也予于内斋乃白首知己也思其别忆其来情自无已诗以将之

仗剑遥同萍水游,那堪江柳又分舟。

知音人去丝桐冷,倚玉筵开丛桂留。

白首行藏缘我定,青天肝胆许谁酬。

相思独望在秋月,犹忆春光共上楼。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