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辰仲秋同内斋至姑苏江口因东旸年兄抉台佐守之报遂别去台约明春访予于金台然内斋于东旸舅甥至懿也予于内斋乃白首知己也思其别忆其来情自无已诗以将之》
《甲辰仲秋同内斋至姑苏江口因东旸年兄抉台佐守之报遂别去台约明春访予于金台然内斋于东旸舅甥至懿也予于内斋乃白首知己也思其别忆其来情自无已诗以将之》全文
明 / 唐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仗剑遥同萍水游,那堪江柳又分舟。

知音人去丝桐冷,倚玉筵开丛桂留。

白首行藏缘我定,青天肝胆许谁酬。

相思独望在秋月,犹忆春光共上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思念和期待。首联“仗剑遥同萍水游,那堪江柳又分舟”运用比喻手法,将友情比作漂泊的浮萍,即使同行也终将分离,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伤感。颔联“知音人去丝桐冷,倚玉筵开丛桂留”进一步深化情感,知音离去后,琴瑟(丝桐)失去了共鸣,宴席虽开,但心中却因好友的离去而感到空虚。颈联“白首行藏缘我定,青天肝胆许谁酬”则表达了对老友的深厚情谊,无论未来如何选择,都是自己决定的,而心中的坦诚与忠诚,也只有老友能理解。尾联“相思独望在秋月,犹忆春光共上楼”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在寒冷的秋月之下,也依然怀念着与友人在温暖春日一同登楼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作者介绍

唐穆
朝代:明

唐穆,字养吾。冑长子。琼山(今属海南省)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九)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有《馀学录》。传附康熙《琼山县志》卷七《唐胄传》。唐穆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三集《传芳集》(唐胄、唐穆、唐秩父子三人诗文合集)所收唐穆诗为底本,参校明陈是集《溟南诗选》。
猜你喜欢

奉和散原先生二首·其二

万窍呼号声合时,孤怀起灭入支颐。

苦言世械深妨道,未绝天黥尚有诗。

挟刃风威疑割席,翳灯岚气巧通帷。

冰霜剥尽求真面,正要先生作导师。

(0)

小楼·其九

狼狈愁江汉,沉绵耐友知。

丸抟蜣不厌,火活鼠能奇。

往往南风竞,人人祭酒师。

苍天岂终死,儒效至今疑。

(0)

宿龙泉庵

月黑度云根,高寒不可扪。

全凝苍霭色,始觉夜山尊。

竹雨穿舆入,溪雷隔岭奔。

欲投僧寺宿,灯火辨松门。

(0)

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其四

襄阳有耆旧,采桑逢佳客。

坐之桑树底,曾不废采掇。

不知何所言,酬答朝至夕。

古人足风味,难为不知说。

何当造君庐,晨露正可摘。

饱啖三百颗,树下同列席。

清坐尽日影,两忘语与默。

那能知许事,聊用自怡悦。

(0)

同散叟游龙井蒿老先至

灵湫昔龙幸,杰搆周岩阿。

兵荒道场歇,寂寞稀游过。

前秋我适来,异境惊难摩。

平林绚高岭,浓醉霜容酡。

升堂试泉茗,提汲烦头陀。

碧潭泻澄流,泠然奏环珂。石?出众木,干日仍纤柯。

山寒敌坚瘦,诗骨增嵯峨。

隔晨奉母舆,侍坐忘日蹉。

同时闻妙香,清迥如风荷。

不知何因缘,散花證罗婆。

灵奇话散叟,踊跃穷烟萝。

先登蒿庵翁,倦几梦羲娲。

众游与独往,所得竟孰多。

嵌壁仰天题,剔藓劳摩挲。

篇终念舜忧,主惕知时和。

梁摧泣龙象,地胜空云波。

僧岂无辩才,发秘谁东坡。

(0)

南湖晦夜寄怀散原先生·其三

蚁渡困坳流,出谓几不免。

人落忧患中,何异蛙在坎。

行行梦当觉,暂未百年满。

饿乡虽穷处,正堪一笑莞。

德人妙天游,万态齐枯菀。

微生独悄悲,终恐法华转。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