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遥同萍水游,那堪江柳又分舟。
知音人去丝桐冷,倚玉筵开丛桂留。
白首行藏缘我定,青天肝胆许谁酬。
相思独望在秋月,犹忆春光共上楼。
仗剑遥同萍水游,那堪江柳又分舟。
知音人去丝桐冷,倚玉筵开丛桂留。
白首行藏缘我定,青天肝胆许谁酬。
相思独望在秋月,犹忆春光共上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思念和期待。首联“仗剑遥同萍水游,那堪江柳又分舟”运用比喻手法,将友情比作漂泊的浮萍,即使同行也终将分离,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伤感。颔联“知音人去丝桐冷,倚玉筵开丛桂留”进一步深化情感,知音离去后,琴瑟(丝桐)失去了共鸣,宴席虽开,但心中却因好友的离去而感到空虚。颈联“白首行藏缘我定,青天肝胆许谁酬”则表达了对老友的深厚情谊,无论未来如何选择,都是自己决定的,而心中的坦诚与忠诚,也只有老友能理解。尾联“相思独望在秋月,犹忆春光共上楼”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在寒冷的秋月之下,也依然怀念着与友人在温暖春日一同登楼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襄阳有耆旧,采桑逢佳客。
坐之桑树底,曾不废采掇。
不知何所言,酬答朝至夕。
古人足风味,难为不知说。
何当造君庐,晨露正可摘。
饱啖三百颗,树下同列席。
清坐尽日影,两忘语与默。
那能知许事,聊用自怡悦。
灵湫昔龙幸,杰搆周岩阿。
兵荒道场歇,寂寞稀游过。
前秋我适来,异境惊难摩。
平林绚高岭,浓醉霜容酡。
升堂试泉茗,提汲烦头陀。
碧潭泻澄流,泠然奏环珂。石?出众木,干日仍纤柯。
山寒敌坚瘦,诗骨增嵯峨。
隔晨奉母舆,侍坐忘日蹉。
同时闻妙香,清迥如风荷。
不知何因缘,散花證罗婆。
灵奇话散叟,踊跃穷烟萝。
先登蒿庵翁,倦几梦羲娲。
众游与独往,所得竟孰多。
嵌壁仰天题,剔藓劳摩挲。
篇终念舜忧,主惕知时和。
梁摧泣龙象,地胜空云波。
僧岂无辩才,发秘谁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