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刘庶仙五十初度即席同唐须竹·其一》
《刘庶仙五十初度即席同唐须竹·其一》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未解平生因底事,华筵诗思不相通。

逢君县弧聊莞笑,垂老临觞偶自容。

竹塾午窗双总丱,梅花小阁一春风。

童心几皱恒河水,何必襄城问小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的文学家王夫之所作,题为《刘庶仙五十初度即席同唐须竹(其一)》。诗人以自我反思和对友人刘庶仙的祝贺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未解平生因底事”,诗人自问一生中究竟为何事奔波劳碌,流露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接着,“华筵诗思不相通”暗示了在热闹的宴会上,诗人的创作灵感并未与周围环境相契合,反映出诗人在世俗欢愉中仍保持独立的艺术追求。

“逢君县弧聊莞笑”描绘了诗人与刘庶仙相遇时的轻松微笑,尽管年事已高,但面对好友仍有欢愉之情。“垂老临觞偶自容”则表达了诗人即使在老年饮酒时,也能找到片刻的自我安慰。

“竹塾午窗双总丱,梅花小阁一春风”通过回忆童年在竹塾读书的场景,以及与梅花相伴的春日时光,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童心几皱恒河水,何必襄城问小童”,诗人以恒河比喻人生的沧桑变化,表示自己的心境虽如恒河般波澜壮阔,但并不需要向孩童寻求答案,表明了他内心的成熟和豁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又有对友情的真挚表达,体现了王夫之独特的文学风格。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龙州麸金丹砂到官后民告所得倍于他时喜为赋诗

乳到零陵竭,珠辞合浦行。

地非悭所产,人自晦于征。

砂粒层层长,金麸点点明。

盛衰非自尔,利莫与民争。

(0)

用虞提刑见寄诗韵答之·其一

有美人兮古锦官,落花芳草几凭栏。

纷纷世故肱三折,忽忽年华指一弹。

诗到考槃须熟讲,易于未济莫轻看。

门前尺雪青灯夜,尚欲从公扣两端。

(0)

又敬和寓舍

借得卢仝屋数间,不为太窄不为宽。

胸中鹏背三千里,膜外羊肠百八盘。

薜荔水中摽本远,菖蒲石上见花难。

粗茶粝饭随缘过,等作须弥芥子看。

(0)

又敬和还家自喜

溪山鱼鸟识车尘,风日温明试小春。

黄帽青鞋安乐法,芋魁豆荚太平人。

接篱倒着情怀放,蓬沓逢迎气味真。

儿亦梦牵潭上菊,和香细嚼胜猩唇。

(0)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其二贵妃閤

象应轩龙次,恩承帝座光。

燕坛风澹荡,蚕馆日舒长。

(0)

铨闱董试上巳二绝·其一

天气年年只么新,官忙不似旧闲身。

油车画舫西湖闹,可惜埋头典却春。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