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古二十七首·其六》
《拟古二十七首·其六》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今日忽不乐,驾言出遨游。遨游亦何之,迤?登崇丘。

累累有孤坟,传是古王侯。

野人不记省,时来牧羊牛。

长夜既寂寂,泉台永幽幽。

不论贵与贱,宁识贤与不。

人事有代谢,荣华逝难留。

感彼牛山言,使我涕泗流。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拟古二十七首(其六)》,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因心情不佳而外出游历的情景,最终来到了一座荒冢前,引发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今日忽不乐,驾言出遨游”表达了诗人因一时情绪低落而决定外出游玩的心境。接着,“遨游亦何之,迤逦登崇丘”描述了诗人沿着蜿蜒的道路,攀登至一座高丘之上。这一景象为后续的思考和感悟提供了背景。

“累累有孤坟,传是古王侯”点出了高丘上有一座座坟墓,相传是古代王侯的安息之地。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暗含着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沧桑的反思。

“野人不记省,时来牧羊牛”描述了这些坟墓周围可能已无人居住,只有偶尔的牧羊人路过。这种荒凉的景象与曾经的辉煌形成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长夜既寂寂,泉台永幽幽”将目光转向地下世界,以“长夜”和“泉台”象征死亡和永恒的寂静,表达了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对生命的敬畏。

“不论贵与贱,宁识贤与不”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指出无论生前地位如何,死后都归于平等,生命的价值不应仅以地位高低来衡量。

“人事有代谢,荣华逝难留”总结了人生的无常,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提醒人们珍惜当下,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最后,“感彼牛山言,使我涕泗流”引用了《左传》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以至于泪流满面。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以及对生死、荣辱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宇宙万物的感慨。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谒陵

仙卫珠邱王气深,百灵朝护郁森森。

风生虎谷调春律,云起龙池结昼阴。

玉匣千年留剑舄,金箱终夕动奎参。

天潢正衍无穷泽,万国于今尽献琛。

(0)

宿大枫岭

一宿大枫岭,客怀殊未厌。

梦残山鸟识,衾薄野云添。

淡月窥幽户,寒泉近短檐。

奔驰百年内,吏隐几人兼。

(0)

乌石山

乌石蜿蜒势若龙,中峰叠出玉芙蓉。

四围绿绕城边水,几点青来江上峰。

宋主蒙尘留断刻,唐儒骂贼有遗踪。

酒阑未尽登临兴,僧在翠微敲暮钟。

(0)

石姥晴云

晓霁云飞湿,山高鸟度迟。

客登石姥岭,人祷偃王祠。

岚气分晴霭,林光淡碧滋。

何年一临眺,磨石醉题诗。

(0)

自古高人偏爱竹,常向轩前看未足。

眉山苏子笔如神,洋州老可曾相熟。

东鲁藩垣有卯君,等閒濡染生烟云。

俨然如到嶰谷上,金刀截断苍苍纹。

莫说淇园春雨霁,此君在在增佳致。

帝子啼痕色尚斑,丹阳径造留深意。

三更月上照寒阴,孤稍化出虬龙吟。

世间草木敢相抗,直节清风照古今。

(0)

为介庵叔父题画屏

雪漫江天万木穷,一间茅屋覆诗翁。

何人醉醒梅花月,踏遍寒山路几重。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