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
《竹》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古风

自古高人偏爱竹,常向轩前看未足。

眉山苏子笔如神,洋州老可曾相熟。

东鲁藩垣有卯君,等閒濡染生烟云。

俨然如到嶰谷上,金刀截断苍苍纹。

莫说淇园春雨霁,此君在在增佳致。

帝子啼痕色尚斑,丹阳径造留深意。

三更月上照寒阴,孤稍化出虬龙吟。

世间草木敢相抗,直节清风照古今。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刘珝所作,以“竹”为主题,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竹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首先,诗开篇即点明了古人对竹的喜爱,“自古高人偏爱竹”,表达了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崇高地位。接着,诗人通过“常向轩前看未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人们心中的吸引力,即使站在门前也难以满足对它的欣赏。

接下来,诗人引用了宋代文学家苏轼(眉山苏子)和唐代文学家杜甫(洋州老)的典故,暗示竹子不仅受到古代文人的喜爱,也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通过“东鲁藩垣有卯君,等闲濡染生烟云”这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如同画师手中的笔墨,能够生发出云雾般的意境。

“俨然如到嶰谷上,金刀截断苍苍纹”则通过想象的手法,描绘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象,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着竹子的自然之美。而“莫说淇园春雨霁,此君在在增佳致”则表达了竹子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增添美感的观点。

最后,“帝子啼痕色尚斑,丹阳径造留深意”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和地理名称,进一步丰富了竹子的形象,赋予其更深的文化内涵。而“三更月上照寒阴,孤稍化出虬龙吟”则通过夜晚月光下的竹影,以及竹梢发出的龙吟之声,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也寓意了高洁、坚韧的人格品质,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赵山二绝·其二

江南閒杀老尚书,自是承平一事无。

送客折腰书脱腕,试从驼巘看登涂。

(0)

宫词一百首·其十

银罂翠筦恰冬时,近腊金门赐口脂。

无数槐笼擎积雪,日华渐上万年枝。

(0)

宫词一百首·其七十七

凤仪鱼跃更龙拿,传宝犹矜赵璧瑕。

一夜神光照东井,天教景命属天家。

(0)

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六绝·其二

平川烟草碧如烟,曲摺琉璃翡翠田。

一水分明度舟楫,如何平陆却推船。

(0)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升坛用《乾安》

帝临崇坛,媪神其从。稽古合祛,并侑神宗。

升阶奠玉,诚意感通。贶施鼎来,受福无穷。

(0)

辛酉大雪戏成十诗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为韵·其四

复帐蕤香篝,绮席罗妓围。

焉知荜门子,清哦袖鹑衣。

腊白三日寒,遽使昼掩扉。

愁思已如许,共作风絮飞。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