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蜿蜒势若龙,中峰叠出玉芙蓉。
四围绿绕城边水,几点青来江上峰。
宋主蒙尘留断刻,唐儒骂贼有遗踪。
酒阑未尽登临兴,僧在翠微敲暮钟。
乌石蜿蜒势若龙,中峰叠出玉芙蓉。
四围绿绕城边水,几点青来江上峰。
宋主蒙尘留断刻,唐儒骂贼有遗踪。
酒阑未尽登临兴,僧在翠微敲暮钟。
这首诗描绘了乌石山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痕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联“乌石蜿蜒势若龙,中峰叠出玉芙蓉”以生动的比喻,将乌石山的山势比作蜿蜒的龙,中峰则如同盛开的玉芙蓉,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雄伟与秀丽。
颔联“四围绿绕城边水,几点青来江上峰”进一步扩展视野,四面环绕的绿色与城边的流水相映成趣,江上的山峰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颈联“宋主蒙尘留断刻,唐儒骂贼有遗踪”转而触及历史,提到乌石山与宋代和唐代的历史事件相关联,暗示着这里曾是英雄豪杰或文人墨客留下足迹的地方,增添了诗的厚重感。
尾联“酒阑未尽登临兴,僧在翠微敲暮钟”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虽已酒意阑珊,但对登山临景的兴致仍未消减,最后以僧人在翠微中敲响暮钟的场景结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描绘了乌石山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秋影涵空,送瘁羽孤征,乍阻南北。
素月窥窗,冷波吹箭,桂堂渐生虚白。惯听露笛。
画阑独倚清宵寂。望故国。三浅翠蓬,何似旧颜色。
因念大隐,魏阙江湖,钓徒烟波,新试蓑笠。
动星辰、羊裘五月。招迎应有富春客。
珍重岁寒归计得。
怕短篷外,还见莽莽平原,晚鸦飞尽,野云如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