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开卷每随声,大母翻经亦谛听。
眉目分明无夭法,恐缘了了与惺惺。
长兄开卷每随声,大母翻经亦谛听。
眉目分明无夭法,恐缘了了与惺惺。
这是一首描绘家庭阅读生活场景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人对知识与文化的尊崇和追求。
"长兄开卷每随声,大母翻经亦谛听。" 这两句从侧面刻画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其中长兄和大母分别在阅读,长兄读书时声音清晰,每个字都让人感到他的专注与尊重;大母则是在翻看佛经,并且是认真倾听,这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宗教文化的普及。
"眉目分明无夭法,恐缘了了与惺惺。" 这两句诗则更深入地描绘了这种阅读行为背后的精神追求。这里所说的“眉目分明”说明了阅读时的专注和认真,而“无夭法”则暗示着一种超越世俗、寻求心灵净化的愿望。“恐缘了了与惺惺”表达了一种担忧,即怕自己无法完全领悟书中的深义,或者是担心自己的修行不够彻底。
整首诗通过家庭成员阅读的场景,传递出了对知识的敬畏、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样的描绘,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
王述掇皮皆是真,知者惟谢公一人。
当时审其意不显,肯独表表超出群。
吴君大书任真扁其右,观者骇愕来云云。
方今举世皆诈伪,一真岂独能久存。
越雪蜀日众所吠,皎皎千丈不如尺。
水浑纪信以诈全,万乘宗悫以伪能。
回军轻言对朋友,九疑对面生层云。
是真无用于国,亦无用于人。
公如好真不自休,只合逍遥之墟作采真之游,否则吾不见汝封侯。
风涛战扶胥,海贼横泥子。
胡为犯二怖,博此一笑喜。
问君奚所欲,欲谈仁义耳。
我才不逮人,所有聊足已。
安能相付与,过听君误矣。
霜风扫瘴毒,冬日稍清美。
年来万事足,所欠惟一死。
澹然两无求,滑净空棐几。
青派连淮上,黄楼冠海隅。
此诗尤伟丽,夫子计魁梧。
世俗轻瑚琏,巾箱袭武夫。
坐令乘传遽,奔走为储须。
邂逅我已失,登临谁与俱。
贫贪仓氏粟,身听冶家模。
会合难前定,归休试后图。
腴田未可买,穷鬼却须呼。
二水何年到,双洪不受舻。
至今清夜梦,飞辔策天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