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靖观梅》
《和靖观梅》全文
明 / 姚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人人尽识林和靖,不识平生隐者心。

老去喜无封禅藁,兴来愁费爱山吟。

梅花香影依然在,蔓草祠堂不可寻。

今日匆匆书弗尽,六桥斜日满疏林。

(0)
鉴赏

这首《和靖观梅》由明代诗人姚绶所作,通过对林和靖的追思与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人人尽识林和靖,不识平生隐者心”,开篇即以林和靖为例,指出世人皆知其名,却未必理解他内心的隐逸追求。这里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对隐逸精神的深层理解远比表面名声更为重要。

颔联“老去喜无封禅藁,兴来愁费爱山吟”进一步揭示了林和靖晚年的生活态度。他或许已厌倦了尘世的功名利禄,因此“老去喜无封禅藁”,表达了对远离官场、淡泊名利的喜悦之情。然而,“兴来愁费爱山吟”则暗示了即使在兴致勃发时,也难以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

颈联“梅花香影依然在,蔓草祠堂不可寻”将笔触转向对梅花的描写。梅花的香气与身影虽仍在,但祠堂却已荒废,象征着林和靖的隐居生活虽已逝去,但他的精神与作品仍被后人铭记。这里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暗喻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尾联“今日匆匆书弗尽,六桥斜日满疏林”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林和靖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尽管时间紧迫,仍有诸多感慨未能完全表达。最后,诗人以六桥斜日、满林疏影的画面结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既是对林和靖隐逸生活的缅怀,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投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姚绶

姚绶
朝代:明   字:公绶   号:谷庵   籍贯:浙江嘉兴大云寺   生辰:1422—1495

姚绶(1422—1495)明代官员、书画家。字公绶,号谷庵,又号仙痴、丹丘生、谷庵子、云东逸史,汉族,浙江嘉兴大云寺人。顺八年进士,官监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东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诗文》。
猜你喜欢

大堤曲

花满楼头春酒香,吴姬压酒汉宫妆。

大堤杨柳吹成雪,何处看春不断肠。

(0)

和伯兄

社鼓咚咚酒旆斜,引人信步过邻家。

东风费尽吹嘘力,不到春来不著花。

(0)

怨歌行

冷雨霏不息,余寒侵人衣。

淹留复负疴,低徊心事违。

草阁聊徙倚,凉飔拂面催。

江声叠繁响,来雁带余哀。

俯仰伤内情,怀抱何时开。

知音世所希,焦桐爨下摧。

荣乐各异势,良骥等驽骀。

(0)

自合肥至霍山途中杂咏

四月春犹在,残花几处红。

短墙茅屋闭,绝涧板桥通。

林密雾成雨,山空松自风。

向来人迹少,樵唱白云中。

(0)

燕台揽古

古堞残阳朔吹哀,蓟门晴树晚烟开。

辽西山向榆关尽,冀北春从黍谷来。

白玉有田为废陇,黄金无色剩高台。

永平师事休轻羡,只取谈天作异才。

(0)

薛涛井

翠竹娟娟映画楼,昔年有客畅遨游。

枇杷何处寻门径,芍药谁来作蹇修。

千古桥梁称万里,一江风雨似三秋。

浣花纸上桃花色,留与诗人寄唱酬。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